[发明专利]一种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加强板的修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4213.4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钱炳南;胡伟;王本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45/04;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加强板的修边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下垫板、上固定板、上垫板、导柱和导套,上模板、下模板左右两侧连接有防侧向力装置,下垫板的上方固连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安装有下弹性压柄,下弹性压柄上端连接有卸料板,下固定板、卸料板内卡装有凸模,凸模的后侧中部连接有组合式卸件器,上固定板、上垫板的中部设有上弹性压柄,上弹性压柄的下端连接有退件器,上固定板的下端连接有空心垫,空心垫下端连接有凹模。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控方便和方便加工制造等优点,能实现对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加强板的修边处理和自动脱件,并能消除侧向力,保证了修边处理的尺寸精度,并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安装 加强 模具 | ||
【主权项】:
一种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加强板的修边模具,包括上模板(11)、下模板(1)、下垫板(2)、上固定板(9)、上垫板(10)、导柱(12)和导套(13),所述上模板(11)与下模板(1)之间通过导柱(12)、导套(13)相连,所述下垫板(2)固定在下模板(1)的上侧,所述上固定板(9)、上垫板(10)固定在上模板(11)的下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1)、下模板(1)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防侧向力装置,所述下垫板(2)的上方固连有下固定板(3),所述下固定板(3)的中部设有一号容纳槽(3a),所述一号容纳槽(3a)的后侧设有向内凸起的底托座(3b),所述下固定板(3)上安装有下弹性压柄(22),所述下弹性压柄(22)围绕着一号容纳槽(3a)排布成一圈,所述下弹性压柄(22)的上端连接有卸料板(5),所述卸料板(5)的中部设有二号容纳槽(5a),所述二号容纳槽(5a)的后侧设有向内凸起的中托座(5b);所述一号容纳槽(3a)、二号容纳槽(5a)内卡装有凸模(4),所述凸模(4)的后侧中部连接有组合式卸件器;所述组合式卸件器包括前垫芯(16)、左垫芯(14)、右垫芯(15)和下垫芯(17),所述下垫芯(17)固定在中托座(5b)的上方,所述下垫芯(17)的中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卡凹部(17a),所述下垫芯(17)的上部设有与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加强板中部下侧面轮廓相适应的一号凸凹部(17b),所述下垫芯(17)的上方设有上压芯(19),所述下垫芯(17)的前端设有下滑移凸起(17c),所述左垫芯(14)、右垫芯(15)对称分布在下垫芯(17)的左右两侧的卡凹部(17a)内,且左垫芯(14)、右垫芯(15)均与卡凹部(17a)相配合,所述前垫芯(16)的后侧与左垫芯(14)、右垫芯(15)的前侧相贴合,所述前垫芯(16)的后侧中部设有与下滑移凸起(17c)相配合的类U型滑槽(16a),所述前垫芯(16)的上部设有与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加强板中部下侧面轮廓相适应的二号凸凹部(16b);所述上压芯(19)设有与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加强板中部下侧面轮廓相适应的三号凸凹部(19a),所述三号凸凹部(19a)与一号凸凹部(17b)相配合,所述上压芯(19)前部左右两侧设有内凹部(19b),所述内凹部(19b)与卡凹部(17a)的轮廓相适应,所述上压芯(19)的前端设有与下滑移凸起(17c)轮廓相适应的上滑移凸起(19c),所述上压芯(19)的后端对称设有双燕尾滑移凸起(19d);所述上固定板(9)、上垫板(10)的中部设有上弹性压柄(18),所述上弹性压柄(18)的下端连接有退件器(7),所述上压芯(19)插接在上固定板(9)的中部,所述上固定板(9)的下端连接有空心垫(8),所述空心垫(8)的下端连接有凹模(6),所述凹模(6)的中部设有安装槽(6a),所述安装槽(6a)的后侧设有与双燕尾滑移凸起(19d)相配合的双燕尾槽(6b),所述退件器(7)位于安装槽(6a)内,所述退件器(7)的下侧设有与副车架左后安装座加强板中部上侧面轮廓相适应的四号凸凹部(7a),所述退件器(7)的后侧中部设有对称结构的导槽(7b),所述导槽(7b)与上压芯(19)的内凹部(19b)、上滑移凸起(19c)相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142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管材冲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泵管的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