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压下镍催化合成二芳甲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1223.4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韩维;龚新星;倪祝超;王昊杨;傅静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41/06 | 分类号: | C07B41/06;C07C45/49;C07C49/813;C07C49/786;C07C49/784;C07C49/84;C07C49/788;C07C201/12;C07C205/45;C07C253/30;C07C255/56;C07D261/08;C07D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韩朝晖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下镍催化合成二芳甲酮的方法,在溶剂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水溶液中,在碱和酸的共同作用下,常压下镍催化剂催化芳基碘代物、芳基硼酸与一氧化碳直接交叉偶联反应制备二芳甲酮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催化剂来源广泛、廉价和毒性小;反应常压进行且选择性高;反应无需配体且活性好;官能团相容性好且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底物来源广泛且稳定;反应介质绿色且可以循环回收等优点。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之下,目标产品分离收率高达93%。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下 催化 合成 二芳甲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常压下镍催化合成二芳甲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剂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水溶液中,在碱和酸的共同作用下,常压下镍催化剂催化芳基硼酸、芳基碘代物与一氧化碳直接交叉偶联反应,制得二芳甲酮化合物,反应通式表示如下:式中,Ar‑B(OH)2表示芳基或杂芳基的硼酸;Ar’‑I表示芳基或杂芳基的碘代物,其中,Ar‑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萘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呋喃基;Ar’‑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萘基或异恶唑基;以R表示芳环或杂芳环Ar上的取代基,R单取代或多取代芳环或杂芳环上的氢;以R’表示芳环或杂芳环Ar’上的取代基,R’单取代或多取代芳环或杂芳环上的氢;其中R任意选自氢、C1~C12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12的环烷基、C1~C12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C12直链或支链的氟取代烷基、C1~C4羟基烷基、苯基、氟、氯、氰基、醛基或硝基;R’任意选自氢、C1~C12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12的环烷基、C1~C12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C1~C12直链或支链的氟取代烷基、氟、氯、醛基或硝基;所述的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00~6000;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水溶液中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01~100;所述的镍催化剂为氯化镍、六水合氯化镍、乙酸镍、六水合硝酸镍、碘化镍、乙酰丙酮镍、镍粉、纳米镍粉、二水合草酸镍(II)、溴化镍、二水合乙酰丙酮镍、双(1,5环辛二烯)镍(0)、三氟甲磺酸镍(II)或水合双(六氟乙基丙酮)合镍(I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0122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 下一篇:布料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