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性多肽修饰的比色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3866.9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5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喜;陈红霞;张江江;祁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异性多肽修饰的比色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比色传感器用于铜离子的检测。该传感器利用金-巯键使特异性多肽修饰到金纳米颗粒表面,加入待测铜离子后,铜离子使特异性多肽构象发生改变,由α螺旋变为β折叠,金纳米颗粒借助表面修饰特异性多肽形成的β折叠片段互相结合聚集,从而改变溶液的吸光度并产生颜色差异。本发明首次利用特异性多肽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对铜离子进行检测,该特异性多肽修饰的金纳米颗粒比色传感器对铜离子有很高的灵敏性、简便性和专一性,检测范围较广,对饮用水、血清、河流、污水等溶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检测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应用前景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多肽 修饰 比色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特异性多肽修饰的比色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比色传感器是在金纳米颗粒表面,通过金‑巯键修饰有特异性多肽,所述的特异性多肽与金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180‑1:200;所述的金纳米颗粒的粒径:12.5‑13nm;所述的特异性多肽的序列为:Ac–Cys‑Gly‑Gly‑Gly‑Ser‑Ile‑Arg‑Lys‑Leu‑Glu‑Tyr‑Glu‑Ile‑Glu‑Glu‑Leu‑Arg‑Leu‑Arg‑Ile‑Gly。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938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灵敏度多参量防爆型红外气体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空心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