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阶段残差分析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88433.4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进军;张齐;谢礼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8;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两阶段残差分析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涉及一种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为了解决采用回归得出的衰减关系存在对于地震破坏严重的近场地区地震动参数的估计误差较大、震动参数估计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预测结果存在较大主观误差和主观不确定性的问题。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以实际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逐步残差分析方法来确定模型函数形式,并在完成每一个环节后利用标准差对模型函数形式进行评估,考察模型函数的有效性,逐步在衰减关系模型中纳入多种地震动影响因素;第二阶段对最终确立的衰减关系函数,利用所选取的强震数据集进行回归,确定系数。利用本发明得到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提高了现有衰减关系的预测精度,减小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阶段 分析 建立 震动 衰减 关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两阶段残差分析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A、第一阶段:以实际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残差分析方法来逐步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中各效应项的模型函数形式,并在确定的每一个效应项后利用标准差对相应改进的模型函数形式进行评估,考察模型函数的有效性;逐步在衰减关系模型中纳入多种地震动影响因素:断层类型、场地特性和近场效应,从而获得最终的震动衰减关系函数形式;B、第二阶段:对最终确立的震动衰减关系函数,利用所选取的强震数据集进行回归,确定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884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模块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