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配电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0527.7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3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刘伟;林建军;王军;马丽;苑帅;崔艳妍;苏剑;张伟;赵利军;董晓晶;屈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配电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经济运行区间上下限P2和P1;(2)将配电设备时序负荷曲线按照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得到负荷持续曲线;(3)依据负荷持续曲线和经济运行区间,确定超出设备经济运行区间上限P2的供电量S1、设备经济运行区间内的电量S2和低于设备经济运行区间下限P1的供电量S3;(4)确定设备的缺供电量S4和设备的损耗电量S5;(5)根据设备所在区的GDP、年全社会用电量和平均销售电价,确定度电产值修正系数α;(6)根据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模型确定设备运行效率。本发明综合考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利用率和持续时间因素,能够更加全面的评价配电设备在全时域内的运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性 经济 配电 设备 运行 效率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计及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配电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经济运行区间上下限P2和P1;(2)将配电设备时序负荷曲线按照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得到负荷持续曲线;(3)依据负荷持续曲线和经济运行区间,确定超出配电设备经济运行区间上限P2的供电量S1、配电设备经济运行区间内的电量S2和低于配电设备经济运行区间下限P1的供电量S3;(4)确定配电设备的缺供电量S4和配电设备的损耗电量S5,其中S4为由于设备停运导致向用户少供的电量,S5为由于设备自身存在的阻抗所消耗的电量;(5)根据配电设备所在区的GDP、年全社会用电量E和平均销售电价p,确定度电产值修正系数α,
(6)根据配电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模型确定配电设备运行效率EER;所述步骤(6)中,配电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配电设备运行效率EER为[0,1]区间的数值;对于运行的配电设备而言,S1、S3、S4、S5越小,则S2所占比重越大,配电设备运行效率EER的数值越大,即表明配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相对于经济运行区间的偏差越小,其运行效率就越高;反之,则配电设备运行效率EER的数值会越小,表明其运行效率越低;当配电设备年负荷持续曲线全部位于经济运行区间内时,即EER为1时,其运行效率最高;当配电设备年负荷持续曲线全部位于经济运行区间外时,即EER为0时,其运行效率最低;式中:S1、S3为超出配电设备经济运行区间的负荷曲线与经济运行区间上、下限P2和P1的偏差电量;S1为超出配电设备经济运行区间上限P2的供电量,S3为低于配电设备经济运行区间下限P1的供电量;S2为配电设备经济运行区间内的电量,即负荷曲线介于P1和P2区间内的供电量,与配电设备选型和运行方式相关;S4为配电设备的缺供电量,与配电设备质量、网架结构、自动化水平和运维检修水平相关;S5为配电设备的损耗电量,与配电设备选型、运行方式和管理水平相关;α为度电产值修正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8052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