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冬无遮盖套种羊肚菌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66350.5 申请日: 2014-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3907471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9
发明(设计)人: 杨国春;罗茂清;张春;杨国保;贺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 绵阳市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04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卿诚
地址: 621004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麦冬无遮盖套种羊肚菌的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所采用的羊肚菌人工种植方法普遍需要使用遮荫棚,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使生产成本增高,还会导致管理困难、污染环境等问题。该方法包括整地、栽培麦冬、羊肚菌菌种表面消毒、等步骤。本发明利用麦冬苗的自然遮荫,不需要对大田进行人工高棚遮盖,出菇性能稳定,羊肚菌产量高、品质好,新鲜子实体产量可达到200kg/666.7m2以上,可以进行规模化栽培,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麦冬 遮盖 种羊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麦冬无遮盖套种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在种植土地的四周开设土地排水沟,土地排水沟的深度为25~50cm,再将种植土地中的土壤进行翻耕,最后使种植土地表面平整,即可;(2)栽培麦冬在步骤1平整后的种植土地表面开设畦面,畦面宽度为80~150cm,再在畦面两侧开设畦面排水沟,畦面排水沟的宽度15~30cm,畦面排水沟的深度为15~20cm,然后在4月,采用移栽方式,在畦面上开设种植穴,在种植穴内种植麦冬幼苗,麦冬幼苗的行距为12~18cm,种植穴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15cm;(3)羊肚菌菌种表面消毒采用消毒液对菌种取用器具、盛放器具、接种人员进行消毒后,接种人员通过取用器具将羊肚菌菌种置于盛放器具中;(4)拌种处理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与水混合,制成拌种溶液,将步骤3取出的菌种与拌种溶液按质量比100:10~30混合后,得液态菌种;(5)羊肚菌播种在步骤2栽培有麦冬幼苗的畦面上,每隔15~25cm开设一条小沟,小沟的深度为3~5cm,在10月至11月将步骤4得到的液态菌种均匀播撒在小沟内,再在其上覆盖土壤,并喷水保持覆盖的土壤湿润;(6)制备养料袋按如下重量份数比称取组分:15~60份麦粒、20~55份草木粉、15~35份谷壳、0.5~3份石膏、0.5~3份磷肥、0.5~3份火炭粉,混合均匀,即得养料,将养料依次进行装袋、封口、灭菌,即得养料袋;(7)投放培养料在步骤5羊肚菌播种后第20~25天,在养料袋上设置开孔,将养料袋开孔的一侧平放于土壤表面,养料袋之间的距离为30~50cm,行距40~60cm;(8)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管理在步骤5羊肚菌播种30天以后,进行土地排水沟和畦面排水沟漫灌处理,重复1~3次,同时,保持畦面土粒不发白即可;(9)羊肚菌出菇管理羊肚菌菌丝分化形成具有菌柄和菌盖的幼小子实体后,进入羊肚菌出菇阶段,在该阶段,畦面的土壤湿度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30%~35%,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依靠畦面生长的麦冬苗为羊肚菌提供遮荫,自然通风生长;(10)采收步骤9的子实体生长5~25天后,达到成熟标准,进行采收;所述步骤4中,拌种溶液中磷酸二氢钾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10%,硫酸镁的质量百分比为0.005%~0.02%;所述步骤5中,播撒在小沟内的液态菌种的用量为200~250L/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6635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