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故障直接注入的测试性试验电路板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015.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石君友;王晓天;安蔚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故障直接注入的测试性试验电路板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梳理电路板的元器件组成,确定故障模式和故障注入需求;步骤二、根据故障注入需求确定故障注入接口形式与状态定义;步骤三、修改电路板原理图,增加故障注入接口;步骤四、生成制板图,并参照原制板图进行布局调整,并制作测试性试验电路板;步骤五、利用测试性试验电路板进行故障注入,验证电路板测试系统的诊断能力。本发明将故障注入接口嵌入到电路板中,可重复注入开路和短路等故障模式,降低了不可注入故障的数量,并避免了用元器件焊接方式注入对元器件和电路板产生的损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故障 直接 注入 测试 试验 电路板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支持故障直接注入的测试性试验电路板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梳理电路板的元器件组成,确定故障模式和故障注入需求根据电路板的设计原理图,确定电路板的元器件组成,并分析确定每个元器件的开路故障模式以及二端元器件的短路故障模式,确定故障模式的注入需求以及故障发生后是否会损坏电路板;步骤二、根据故障注入需求确定故障注入接口形式与状态定义采用双针与短路帽配合的方式实现故障注入接口,双针标配为1管脚和2管脚,然后利用短路帽插上和拔出1、2管脚实现相应的开路、短路故障注入;对故障发生后会损害电路的故障不配置故障注入接口,对无损坏的故障根据故障注入需求确定1、2管脚的电气位置以及无故障状态和故障状态的连接方式;步骤三、修改电路板原理图,增加故障注入接口故障注入接口采用标准排针和短路帽构成故障注入接口,添加开路故障注入接口时,先将原来连接线断开,按步骤二中相应故障注入接口的1、2管脚电气位置将双针故障注入接口添加到电路原理图中;添加短路故障注入接口时,按步骤二中相应故障注入接口的1、2管脚电气位置将短路故障注入接口添加到电路图中;步骤四、生成制板图,并参照原制板图进行布局调整,并制作测试性试验电路板具体步骤如下:(1)按步骤三的电路原理图生成制板图,并参照原电路制板图进行布局配置;(2)对新增加的故障注入接口按以下方式确定布局位置和排列形式;①对元器件管脚开路故障,故障注入接口的布局应与元器件相应管脚延伸方向成一直线;②对于二端元器件短路故障,故障注入接口的布局应与二端元器件平行;③在布局上使注入接口的位置与相关元器件紧密排列,并满足电装操作的距离要求;④当元器件之间的间距无法放置故障注入接口时,增大元器件间的距离使故障注入接口能够放置;(3)完成电路板布线和电路板制作,并完成元器件和故障注入接口的电装,形成测试性试验电路板;步骤五、利用测试性试验电路板进行故障注入,验证电路板测试系统的诊断能力;在进行故障注入之前,先按步骤二中无故障状态情况对短路帽配置,使测试性试验电路板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进行短路故障注入时,插上相应短路帽,完成短路故障注入,撤销故障时,将短路帽拔掉;需要进行开路故障注入时,拔下相应的短路帽,完成开路故障注入,撤销故障时插上短路帽;在故障注入后,运行测试系统,确认能否检测到该故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5801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