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干馏煤气为原料经自主补碳生产甲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8782.5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广;刘守军;张智聪;上官炬;杨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04 | 分类号: | C07C31/04;C07C29/151;C10L5/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以干馏煤气为原料经自主补碳生产甲醇的方法,其所述方法是将粒度≤80目的碳酸盐补碳原料按比例加入至入炉煤中混合后装入干馏炉加热,然后经熄焦降至常温,再经筛分后,即为固体清洁燃料;生成的CO2和CO气体直接进入干馏煤气中与过剩的H2气体匹配,从而实现补碳的目的。本发明将碳酸盐类矿物直接添加到干馏入炉煤中,利用其热分解所产生的CO2和CO气体为干馏煤气补碳。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省、补碳成本低、经济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高、中温干馏煤气的综合利用项目。 | ||
搜索关键词: | 干馏 煤气 原料 自主 生产 甲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干馏煤气为原料经自主补碳生产甲醇的方法,其所述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⑴ 确定入炉煤符合要求,质量指标为:FCd≥50%,Vadf≥25%,Ad≤25%,St,d<1.5%;⑵ 确定碳酸盐补碳原料的烧损率、入炉煤的产气率及原干馏煤气的组成;⑶ 将干燥的碳酸盐补碳原料经粗破、干式研磨,使矿粉粒度≤80目;⑷ 将研磨好的碳酸盐补碳原料加入至入炉煤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炉料;将混合炉料装入干馏炉;中温干馏,碳酸盐补碳原料加入量为入炉煤量的3~20wt%;高温干馏,碳酸盐补碳原料加入量则为入炉煤量的5~25wt%;⑸ 将干馏炉中的混合炉料隔绝空气加热,通过热分解与过剩的H2气匹配进行补碳;中温干馏,持续加热6~12h,炉料中心温度逐渐升至700~900℃;高温干馏则持续加热12~24h,炉料中心温度逐渐升至900~1100℃;然后将红热的炉料出炉后经熄焦工序降至常温,再经筛分后,即为固体清洁燃料;⑹ 干馏炉加热过程溢出的荒干馏煤气,经除焦油、湿法脱硫、洗氨、洗苯的化产回收工序后,即为补碳后的净干馏煤气,其焦油≤0.02g/m3、H2S≤0.2g/m3、NH3≤0.05g/m3、苯≤4g/m3;⑺ 补碳后的净干馏煤气再经预处理、第一次有机硫转化、粗脱硫、第二次有机硫转化及精脱硫等深度净化工序,总硫≤0.1ppm;⑻ 经烷烃转化工序,将CH4、CmHn转化为合成气的有效组分H2+CO,使CH4≤0.4%;烷烃转化后氢碳比为R=(H2‑CO2)/(CO+CO2)=2.0~2.2,即为甲醇合成气;⑼ 甲醇合成气进入甲醇合成工序,在200~300℃、4.0~8.0MPa及Cu‑Zn‑Cr系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气中的H2与CO、CO2反应生成粗甲醇;⑽ 粗甲醇进入甲醇精馏工序进行精馏,获得合格的精甲醇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3878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竞价上网的新能源电站电量消纳方案制定方法
- 下一篇:足跟的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