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打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7645.3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顾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定海区龙叶螺旋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14 | 分类号: | B24B19/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603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螺旋桨打磨工艺,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检查螺旋桨有无瑕疵,开始准备打磨;打磨执行引用标准GB12916—91《船用螺旋桨技术条件》、ISO484/1.2—1981《造船—船用螺旋桨—制造公差》;工艺内容;通过本工艺打磨的螺旋桨,表面光滑均匀,使用寿命长,大大降低了航行时的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打磨 工艺 | ||
【主权项】:
螺旋桨打磨工艺,其特征有以下步骤:1 检查螺旋桨有无瑕疵,无瑕疵开始准备打磨;2 打磨执行引用标准2.1 GB12916—91《船用螺旋桨技术条件》;2.2 ISO484/1.2—1981《造船—船用螺旋桨—制造公差》;3 工艺内容3.1 起重工敲工号、叶号钢印;3.1.1 起重工核对工件上的工号与生产工序卡工号、旋向要求一致;3.1.2 将工号、叶号用钢字敲打在桨壳的上端面,各桨叶的号码以铸工车间已编的号码为准;3.2 打磨工接到车间主任开具的打磨派工单后,及时铣去螺旋桨叶面表层的凸起、毛刺及飞边;3.3 将螺规正确固定在螺旋桨上,划线工将螺距规的测针对准螺旋叶梢标记,同时将刻度盘对准“0”位或清零后,按要求测量螺距;3.4 检验员按照要求测量并计算轴向位置尺寸同时做好打磨记录,同时打磨工应配合检验员测量叶厚;3.5 检验员用外卡钳和直尺逐点测量各螺距点叶厚并记录打磨记录;3.6 检验员计算螺距加工量;3.6.1 检验员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工艺进行比较,综合考虑螺距、厚度、纵斜间倾、轴向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尽量不用或少用各几何参数的允差,在不影响叶面的前提下,以少加工叶面为原则,算出各螺距点轴向加工量,并将轴向加工量乘以COSα作为计算加工量,α为螺距角;3.6.2 检验员核对叶厚余量,并将计算加工量标注在对应的螺距点上;3.7 打磨工加工叶面;3.7.1 打磨工按所标值用手枪钻钻孔,用0—125mm的游标卡尺测量孔的深度,要边钻边测,以防钻深;3.7.2 根据钻孔深度进度铣削,加工时,注意保留钻孔痕迹,尽量保证叶面光顺;3.7.3 加工桨壳小端外圆,并用R圆角样板指导加工叶面R圆,这加工边用R圆角样板沿中线处作轴向检查,靠合间隙不大于1mm,同时将桨壳与叶根过渡区域加工光顺,使之平滑过渡;3.7.4 粗磨叶面;3.7.5 在整个叶面的加工过程中,要经常用钢直尺检查叶面平整度,确保叶面平整光顺;3.8 叶面中途检测;3.8.1 按3.4—3.6的操作步骤测量螺距及轴向位置尺寸;3.8.2 检验员将测量结果与标准相比较,如测量结果中有技术参数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则重新执行3.7—3.8的操作步骤中的有关条款;如符合工艺要求,则往下执行;3.9 打磨工用粉笔将叶面有缺陷的部位圈出,通知焊补技术员处理,需焊补缺陷,待缺陷部位被完全清除干净后,由检验员开具焊补记录单;3.10 打磨工将焊补记录单交质控部打磨过程检验员确认签注意见后,送给氩弧焊工施焊;3.11 打磨工磨顺焊疤,对整个叶面进行整平、修顺,对桨壳及R圆角处进行抛光;3.12 检验员按“平整度、光顺度、粗糙度标样”对叶面进行检查,自检合格后向质控部报检叶面;3.13 划线工按要求定边;3.13.1 划线工在叶面上画各Ri线及中线;3.13.2 划线工做叶梢样板;3.13.3 用叶梢样板在叶面上描出叶梢轮廓;3.13.4 按打磨划线卡上提供的边缘厚度值在各Ri线导、随边侧壁按叶面向叶背方向量取,并打上样冲标记;3.13.5 用样条将各边缘点光顺连接;3.14 打磨工按线裁边;3.15 划线工按打磨划线卡上提供的边缘厚度值在各Ri线、随边侧壁按叶面向叶背方向量取,并打上样冲标记;3.16 需用边缘样板指导加工的桨,打磨工到车间样板房领取所需的叶面半径样板,用于指导加工叶面边缘形状;3.17 打磨工加工叶背;3.17.1 打磨工到车间样板房领取所需的叶厚样板;3.17.2 依据叶厚样板用记号笔在叶面各Ri线上标出各厚度点位置,并写上相应的厚度标准值t1i;3.17.3 复查厚度样板在桨叶各Ri线上位置的正确性;3.17.4 用外卡钳测出各点的实际厚度t2i,并用粉笔记录在相应的各厚度点处,测量叶厚时,要注意卡钳与叶面的接触点必须垂直于螺距线,同时要求卡钳上下钳口的接触点必须在同一半径的共轴圆柱面上;3.17.5 记录实测结果,并计算出各点的加工余量,同时将其标注在叶背的对应位置上,加工余量A可由下列计算:A=t1i‑t2i‑(1~叶厚正公差上限)式中:t2i为对应点实测厚度t1i为对应点标准厚度;3.17.6 将叶背加工量用粉笔标记在叶背的对应处;3.17.7 根据叶背标记值打枪眼,并用0~125mm的游标卡尺测量,要边钻边测量,以防钻深;3.17.8 铣削加工叶背及大端面到叶背根部的桨壳,注意保留钻孔痕迹,桨壳与叶根应光顺边渡,用R圆角样板指导加工;3.17.9 做边缘A 打磨工到车间样板房领导所需的导、随边缘样板;B 将边缘样板按由外口径往里口推测的原则,边加工边推进,靠合间隙不大于0.5mm;3.17.10 磨去钻孔及铣削痕迹;3.17.11 粗校静平衡;3.17.12 打磨工复测叶厚,在保证叶厚符合工艺要求的同时,铣削不平衡重量;3.17.13 粗磨,整平,抛光叶背及桨壳;3.17.14 打磨工用粉笔画出叶背及桨壳部分的缺陷,通知焊补技术员处理,决定焊补的缺陷,待缺陷铲尽后,检验员开具焊补记录单;3.17.15 打磨工持焊补记录单交质控部打磨过程检验员签注意见后,送氩弧焊工施焊;3.17.16 打磨工铣平焊疤,整平叶背并将桨壳抛光;3.17.17 复校平衡;3.17.18 检验员验收平衡,自检合格后向质控部过程检验员报检;3.17.19 检验员验收叶厚、叶宽及粗糙度、光顺度,自检合格后向质控部过程检验员报检;3.18 起重工称量该桨实际质量,并用粉笔写在桨壳醒目位置上,由检验员负责做好记录;3.19 插槽或打孔结束后,打磨工对叶面、叶背、桨壳全部重新抛光,生产工序卡中注明要求打花的桨,则由打磨工对其进行打花;3.20 在抛光或打花过程中,打磨工应检查各加工面,发现有残留缺陷要及时通知车间技术组处理;3.21 根据打磨专用工艺要求,在桨壳上敲打钢印,即视为螺旋桨打磨合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定海区龙叶螺旋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市定海区龙叶螺旋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1764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