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条带划分的低延迟帧内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1378.9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6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莲;王群;张芳芳;李素;毛明毅;曹倩;刘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593 | 分类号: | H04N19/593;H04N19/129;H04N19/176;H04N19/105;H04N19/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条带划分的低延迟帧内编码方法,从采集与编码两个环节,来降低延迟,首先,采集端将每帧图像以条带为单位进行采集,条带的大小与视频分辨率、延迟要求、编码标准相关;然后,以条带为单位进行编码,为了提高预测精度,进一步降低延迟,将每个条带划分成多个子条带,以其中一个子条带编码后的重建图像的插值放大图像为预测图像进行帧内预测,这样可以有效提升预测的精度。经过测试,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条带的低延迟编解码结构能有效降低编解码系统的固有延迟,对于标准清晰度视频,可以降低到150ms。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条带 划分 延迟 编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条带划分的低延迟帧内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以条带为单位进行视频采集,将输入图像划分成若干个条带进行采集以降低采集延迟,其中条带大小的确定与所采用的视频编码标准中基本编码单元的大小相关,设一帧图像的扫描行数为Nframe,Nbcu表示所述基本编码单元所包含的像素行数,Nslice_bcu表示每个条带内的像素行数,所述条带以Nbcu的倍数为单位对一帧图像进行条带划分,Nslice_bcu=α×β×Nbcu,其中参数α为延迟调整参数,β为分辨率调整参数,α和β均为正整数;步骤二:以条带为单位进行预测编码,为提高预测精度,对条带采用隔行和/或隔列方式进行抽取,进一步划分成多个子条带;将上述多个子条带按照以下2种方式进行预测编码:首先以所述多个子条带中的一个子条带作为基本子条带,直接采用所述视频编码标准规定的预测方法进行编码,编码码流直接进入输出缓冲区,并传输到解码端进行解码;其次,对该基本子条带编码后的码流进行重建,并对重建图像进行插值放大处理,将其放大到与所述条带的分辨率相同,得到的插值图像作为其它子条带的预测图像;第三,针对其余若干个子条带,在编码过程中依据所述预测图像采用对应位置点直接求差的方式进行预测,编码得到的残差数据;在图像解码时,所述其余若干个子条带利用基本子条带的重建放大图像作为预测图像进行恢复,避免了反复的插值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1137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