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EVC标准的视频编码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2559.7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8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强;张蕾;刘翔凯;闫川;任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103 | 分类号: | H04N19/103;H04N19/134;H04N19/61;H04N7/015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EVC标准的视频编码框架。在满足HEVC标准的前提下,先采用模型(编码复杂度代价模型和编码率失真代价模型)定量计算候选编码模式和编码参数,再遍历择优,既避免了大量复杂的遍历择优过程又提高了编码的率失真性能。本发明方法可兼容现有提高HEVC视频编码性能的研究成果,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视频编码的性能与效率,实现更为高效的HEVC视频编码策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hevc 标准 视频 编码 框架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HEVC标准的视频编码框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内容自适应的编码复杂度、编码失真度和编码码率的估计模型,以及编码复杂度代价模型和编码率失真代价模型;B.利用步骤A的估计模型,对当前视频帧中每个编码树单元CTU,进行编码复杂度与率失真性能联合优化的空时域预测;C.利用步骤A的估计模型,对步骤B中编码树单元的预测残差,进行编码复杂度与率失真性能联合优化的变换与量化;D.利用步骤A的估计模型,以最小化编码率失真代价为准则,从步骤B和C的编码结果中选择当前CTU的最佳编码结果;E.对步骤D的最佳编码结果,进行解码重建和熵编码输出;F.根据步骤B和C的编码结果,更新步骤A的估计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6255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