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伊藤杂种牡丹扦插的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6659.9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姚方;刘少华;吴国新;司守霞;任叔辉;王朝阳;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林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为了解决现有的伊藤杂种繁殖相当困难,流程复杂、周期很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伊藤杂种牡丹扦插的繁殖方法,采用插穗的选择与插条处理→扦插环境控制→插床与基质制备→生根期管理→炼苗移栽的生产流程,采用本方法不但繁殖周期短、流程简单,而且成活率高,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种 牡丹 扦插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伊藤杂种牡丹扦插的繁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插穗的选择与插条处理→扦插环境控制→插床与基质制备→生根期管理→炼苗移栽的生产流程;其中,插穗的选择与插条处理环节:在6月份选择3年生以上的伊藤杂种植株,把采集的茎剪截成段,其上切口平切,距上芽1~2cm,下切口斜切,每节截取1个插穗,插穗长8~12cm,保留1个叶片,叶片较大的品种保留1/2叶片,剪切好的插穗用0.5%的高锰酸钾进行表面消毒并晾干;插穗下端在浓度为800mg.L‑1的IBA和NAA激素混合液中速蘸5s;其中,在扦插环境控制环节中,采用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扦插池安装喷雾设备,棚上部安装喷淋设备,使用微电脑定时控制仪进行定时喷雾,喷雾时间控制为每次喷5‑8s;整个生根期间扦插棚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温度控制在25~35℃,在大棚温度超过35℃时开启棚外喷水降温设施,保持棚内温度始终在35℃以下;其中,在插床与基质制备环节,插床底部铺新砖与地面隔离以防止污染,插床基部铺15cm厚粗河沙,上部20cm轻基质,扦插前用1%的高锰酸钾消毒备用;其中,在生根期管理环节,扦插完毕后立即喷雾2~3h,保证第一次喷透,并用800倍多菌灵溶液灭菌,然后开始间歇喷雾,棚内每隔5~7d喷1次800倍的多菌灵溶液,生根后减少喷雾次数,每隔3~5d喷一次0.2%的营养液;其中,在炼苗移栽环节,插穗生根后,将生根苗上盆,开始炼苗,将扦插棚的薄膜打开通风降温,同时将自动喷雾改为人工喷水,并逐渐减少浇水次数,15d后将生根苗移到棚外,露天放置20d后移植入大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林业学校,未经河南省林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5665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