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次化数据的动态多级饼图展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5561.1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孔丁科;刘菁菁;刘丹;卢挺;黄道峰;王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次化数据的动态多级饼图展示方法,本发明通过层级化数据中的各节点的量化属性值大小以及各节点问的层次关系计算各节点的绘制参数,节点空间大小以及所在的位置分别表示数据节点的量化属性值和其所处的层次位置,并逐层对该节点的子节点进行递归计算相关绘制参数,实现层次化数据的信息可视。本发明是具有既能有效利用移动平台显示屏的展示空间,又能够表现数据问对应的层次关系,在同一视图中同时呈现数据量化属性及层次关系,实现动态、直观和形象的展示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层次 数据 动态 多级 展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层次化数据的动态多级饼图展示方法,所述层次化数据存储于移动平台的CPU中,层次化数据呈树图状分布,层次化数据包括若干个节点,每个节点包括1个量化属性和若干个非量化属性,value为量化属性值;其特征是,(1‑1)遍历节点量化属性值:CPU计算层次化数据中的所有节点的各个子节点的量化属性值value之和Sum,并将Sum设为所述节点的量化属性值;(1‑2)CPU计算层次化数据中的所有节点的比例ratio和层次值level:若任一节点A中有n个子节点i,则利用公式
计算子节点i的量化属性值ratio(i),i=l,...,n;设定根节点的层次为0,设定其它节点在树图中的层数为所述节点的层次值level;(1‑3)CPU计算层次化数据中的各个节点的角度跨域:(1‑3‑1)CPU利用公式angp(1)=2πrratio(p)计算第1层次中的每个节点p的角度跨域angp(1),其中,ratio(p)为第1层次中的任一个节点的比例;(1‑3‑2)设定层次为L,L≥2的各层次的各个节点的角度跨域均为所述节点的比例与所述节点的父节点的角度跨域的乘积,CPU计算第L层次的各个节点的角度跨域;(1‑4)计算各个节点的起始角度及扇形半径:(1‑4‑1)设定第一层次的第一个节点的起始角度为0,第j个节点的起始角度为第j‑1个节点的起始角度+第j‑1个节点的角度跨域,j≥2;(1‑4‑2)CPU利用公式按照各层次节点在其上一层次的父节点中所占的比例,将第一层次的各个节点的角度跨域依次分配给各层次节点:设定angq(m)=angqf(m—1)ratio(q),m≥2;其中,angq(m)为第m层次节点的角度跨域,angqf(m‑1)为位于m‑1层次的第m层次节点的父节点的角度跨域,ratio(q)为第m层次的任一节点q的比例;(1‑4‑3)设定第一层次至第m层次节点的半径依次为R,2R,...,mR:(1‑5)CPU中设有显示层数为Lx,用手指触摸显示屏上任一节点C的对应区域,则CPU控制显示屏将节点C及节点C的Lx‑1层子节点的饼图显示在显示屏中:其中,所述节点c以显示屏上的点A为圆点,按照层次由低至高及同层次中各个节点的顺序依次画出圆形、扇形或扇环图,得到节点C的Lx层动态饼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5556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乌鸡球虫病的中兽药
- 下一篇:一种儿童驱虫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