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包络对偶算法体系的对地观测卫星多学科优化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16402.0 申请日: 2014-01-14
公开(公告)号: CN103761379A 公开(公告)日: 2014-04-30
发明(设计)人: 王晓慧;徐岩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7/50 分类号: G06F17/50
代理公司: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代理人: 王顺荣;唐爱华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基于包络对偶算法体系的对地观测卫星多学科优化系统,它涉及包络对偶算法体系的对地观测卫星多学科优化系统的5个分层:数学模型层L1,优化模型层L2,算法计算层L3,数据层L4和应用层L5;它们之间是信息传递关系,依次为L1-L2-L3-L4-L5;本发明是在对地观测卫星数学模型基础上,确定优化目标-对地观测分辨率和相关约束,并构建卫星的优化模型,然后用包络对偶算法对卫星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如果优化结果满足收敛准则,则得到卫星最优的对地观测分辨率。它也可以实现对卫星设计目标和参数变量的快速计算,和传统的卫星设计-试验-更改设计-试验的流程相比,提升了效率。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包络 对偶 算法 体系 观测 卫星 学科 优化 系统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包络对偶算法体系的对地观测卫星多学科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涉及包络对偶算法体系的对地观测卫星多学科优化系统的5个分层:数学模型层L1,优化模型层L2,算法计算层L3,数据层L4和应用层L5;它们之间是信息传递关系,依次为L1-L2-L3-L4-L5;所述数学模型层L1由任务模块L11,有效载荷模块L12,电源模块L13,发射模块L14四个模块组成;任务模块L11、有效载荷模块L12、电源模块L13和发射模块L14是相互并列的关系,通过卫星轨道高度和卫星相机孔径耦合;该任务模块L11,其结构是由下列经验公式构成:DLD=T2π×2λ×π180×160]]>T=2π(6378+H)339860]]>λ=arccos(63786378+H×cos5)-5]]>式中:DLD是下行链接持续时间,取值范围5分钟到15分钟;H是轨道高度,取值范围500公里-750公里;T是卫星运行周期,是中间变量;λ是卫星覆盖区对应的地球中心角,是中间变量;卫星任务要考虑卫星与地面接收站的可见性及数据传输能力、卫星连续执行两次任务之间必要的调整校准时间,主要的任务需求是下行链接持续时间即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该有效载荷模块L12,其结构是由下列经验公式构成:RT=6378×7.27×T×10-5sw]]>sw=2H×arctan[639×arctan(102000×8×D)]]]>式中:RT是回访时间,取值范围90天-150天;sw即swath width是行迹宽度,是中间变量;T是卫星运行周期,是中间变量;H是轨道高度,取值范围500公里-750公里;D是相机孔径,取值范围50毫米-150毫米;对地观测卫星有效载荷作用是地面图像的捕捉,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有效载荷性能最大化,主要考虑回访时间即revisit time的影响作用;该电源模块L13,其结构是由下列经验公式构成:Asa=Psa/181.8Psa=Pav×(Te0.6+T-Te0.8)/(T-Te)]]>Pav=21e(0.006MSAT)]]>Te=T×arccos(63786378+H)]]>式中:Asa是太阳帆板面积,取值小于1.2平方米;Psa是太阳能电池阵输出功率,是中间变量;Te是卫星地影时长,是中间变量;MSAT是整星质量,取值小于200千克;T是卫星运行周期,是中间变量;H是轨道高度,取值范围500公里-750公里;太阳帆板和蓄电池室是卫星电源设计的重要元素,为卫星在太空的运行提供动力;该发射模块L14,其结构是由下列经验公式构成:MSAT+H-720≤0式中:MSAT是整星质量,取值小于200千克;H是轨道高度,取值范围500公里-750公里;卫星发射与火箭组成的运载工具和用于地面支持的基础结构有关,在卫星设计过程中只考虑卫星质量与轨道高度的相互关系;所述优化模型层L2由两个模块组成,优化目标模块L21和约束模块L22;由数学模型层L1提供的经验公式,构建卫星的优化模型;该优化目标模块L21是对地观测卫星优化模型建立的关键模块,整个优化系统围绕优化目标进行;其中优化目标-对地观测分辨率,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面距离和最小目标物的大小;该“优化目标”R由下列经验公式构成:R=10×H8×D]]>式中:H是轨道高度,取值范围500公里-750公里;D是相机孔径,取值范围50毫米-150毫米;该约束模块L22作用是提供给优化过程限定条件;该“限定条件”包括整星质量取值小于200千克;太阳帆板面积,取值小于1.2平方米;回访时间,取值范围90天-150天;下行链接持续时间,取值范围5分钟到15分钟;所述算法计算层L3核心是包络对偶算法计算模块,根据优化模型层L2提供的优化模型,利用包络对偶算法,对对地观测分辨率进行计算求解;该“包络对偶算法”,指针对大型复杂优化问题,如对地观测卫星设计优化问题,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求解方法,其含义表述如下:优化问题典型的数学模型为:{求目标函数f(X)的最小值,使得f(X)满足约束函数gi(X)≤0,(i=1,2,...,n)}根据该问题的数学意义,变换为如下的等价形式:{求目标函数f(X)的最小值,使得f(X)满足约束函数gmax(X)≤0}式中,gmax(X)等于gi(X)的最大值;基于经典的数学理论,进一步得到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求对偶函数d(λ)的最大值,对偶函数d(λ)={f(X)+λ·gmax(X)}的最小值.}用一个光滑的包络函数E(x)替代约束函数gmax(X),得到包络对偶问题数学模型:{求对偶函数d(λ)的最大值,对偶函数d(λ)={f(X)+λ·E(X)}的最小值.}该f(X)是目标函数,gmax(X)是约束函数,d(λ)是对偶函数,E(x)是包络函数,λ是对偶变量;所述数据层L4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模块,利用收敛准则,分析算法计算层L3给出的计算结果,符合收敛准则,则此结果为最终的优化结果,反之从优化模型层L2开始重新计算;该“收敛准则”是一种数学算法定义;所述应用层L5由软件组成,为用户提供一组卫星设计参数;该“卫星设计参数”,是指卫星设计制造过程中,所需的设计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640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