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重金属冷却自然循环池式反应堆堆内热分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3406.3 | 申请日: | 2014-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程;周光明;陈钊;王桂梅;陈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5/14 | 分类号: | G21C15/14;G21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贾玉忠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重金属冷却自然循环池式反应堆堆内热分隔系统。该系统由内层冷却剂进口、外层冷却剂进口、冷却剂进口挡板、内层热隔板、中层热隔板、外层热隔板、内层冷却剂出口、外层冷却剂出口、内层冷却剂出口挡和外层冷却剂出口挡板组成。该系统的热隔板间隙内充满了液态重金属并与冷池相通,热隔板间隙内的冷却剂在自然循环驱动力作用下自下向上冷却热隔板,并由位于热隔板上方的冷却剂出口汇入热池。本发明实现了液态重金属冷却自然循环池式反应堆的堆内冷热池分隔功能,系统采用完全的非能动设计,结构简单,运行时无需增加或启动堆内构件,可有效提高液态重金属冷却自然循环池式反应堆的热效率,维持反应堆的冷却剂的稳定循环,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重金属 冷却 自然 循环 反应 堆堆 内热 分隔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液态重金属冷却自然循环池式反应堆热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内层冷却剂进口(1)、外层冷却剂进口(2)、冷却剂进口挡板(3)、内层热隔板(4)、中层热隔板(5)、外层热隔板(6)、内层冷却剂出口(7)、外层冷却剂出口(8)、内层冷却剂出口挡板(9)和外层冷却剂出口挡板(10)组成。其中热池(13)和冷池(14)均位于主容器(15)内部,且热池(13)位于冷池(14)的上方;内层热隔板(4)、中层热隔板(5)和外层热隔板(6)均由上部竖直段、中部水平段、下部竖直段组成,内层热隔板(4)与热池(13)相接触,外层热隔板(6)下部竖直段和中部水平段与冷池(14)相接触且上部竖直段紧贴主容器(15)内壁面,中层热隔板(5)位于内层热隔板(4)和外层热隔板(6)之间,且到内层热隔板(4)与外层热隔板(6)之间的距离相等,形成热分隔内层间隙(11)和热分隔外层间隙(12);内层热隔板(4)、中层热隔板(5)和外层热隔板(6)上端均悬挂在堆顶盖(16)上,下端均通过堆芯冷却剂入口挡板(18)与堆芯(19)水平连接;冷却剂进口挡板(3)水平连接中层热隔板(5)和外层热隔板(6),内层冷却剂出口挡板(9)水平连接内层热隔板(4)和中层热隔板(5),且面向热池(13)的斜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外层冷却剂出口挡板(10)水平连接内层热隔板(4)、中层热隔板(5)和外层热隔板(6),内层冷却剂出口挡板(9)位于外层冷却剂出口挡板(10)的正下方;内层冷却剂进口(1)和外层冷却剂进口(2)位于外层热隔板(6)的下端,且被冷却剂进口挡板(3)隔开,内层冷却剂进口(1)位于外层冷却剂进口(2)下部;内层冷却剂出口(7)位于内层热隔板(4)上端,外层冷却剂出口(8)位于内层热隔板(4)和中层热隔板(5)上端,内层冷却剂出口(7)和外层冷却剂出口(8)被内层冷却剂出口挡板(9)隔开,内层冷却剂出口(7)位于外层冷却剂出口(8)的下部,且两者位置均高于主容器(15)内的液态重金属自由液面(1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34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体高温退火装置
- 下一篇:弯坡桥墩梁位移实时自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