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葶山麦冬薯蓣型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鉴定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199.6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余伯阳;李永伟;戚进;黄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从短葶山麦冬地下部位分离出的一种薯蓣型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5(R)‑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由短葶山麦冬地下部位经粗提、大孔树脂吸附、反复萃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所得,并采用1D和2D‑NMR技术鉴定其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短葶山 麦冬 薯蓣 型甾体 皂苷 化合物 制备 鉴定 | ||
【主权项】:
一种从短葶山麦冬地下部位中分离得到的薯蓣型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5(R)‑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化学结构式为
由以下步骤制备所得:(1)称取粉碎的短葶山麦冬地下部位,加入6‑10倍体积的50%‑70%乙醇,搅匀,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备用;(2)将药液直接进行预处理过的D101大孔树脂吸附,并依次用水,20%‑30%乙醇洗脱除杂和50%‑70%乙醇洗脱,收集合并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备用;(3)将(2)中所得药液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反复多次萃取,将萃取液分别浓缩至浸膏,分别获得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4)将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氯仿‑甲醇体积比为10∶1,9∶1,8∶2,7∶3,6∶4,5∶5,4∶6,3∶7,2∶8的洗脱溶剂进行梯度洗脱,并分别收集各洗脱部分,用薄层色谱进行检测,显色,合并相同部位,浓缩至干,备用;(5)将硅胶柱层析I2至I8部分分别用凝胶Sephadex LH‑20进行柱层析,用氯仿‑甲醇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进行洗脱除杂,分别收集各部分所得洗脱液,减压回收浓缩至干,得II2至II8,备用;(6)将II8部分以RP‑18为填料,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纯化,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如下:0到10分钟,甲醇‑水为流动相中,甲醇体积浓度为55%,水的浓度为45%;以另外的10分钟内,甲醇的浓度匀速变为60%,水的浓度为40%;再于另外的10分钟内,甲醇的浓度匀速变为65%,水的浓度为35%,得纯度为98%以上的该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01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环境品质监控系统
- 下一篇:塑木地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