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薯抗风增产栽培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8041.5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3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俞奔驰;郑华;卢赛清;盘欢;罗燕春;陈显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A01G1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珊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薯抗风增产栽培技术。包括有以下技术步骤:整地开畦、种茎选取、环剥、种茎两端施肥、除草、盖地膜、两侧留苗、喷洒、施肥和茎秆顶端截短。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木薯种植方法种茎发根数少,发根不均衡,产量较低和抗风性差的问题,具有能使木薯种茎发根数多,生根均衡分布,结薯均衡分布于种茎四周,结薯条数多,产量高,抗风能力强的效果和操作简单、实用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增产 栽培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木薯抗风增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开畦、种茎选取、环剥、种茎两端施肥、除草、盖地膜、两侧留苗、喷洒、施肥和茎秆顶端截短,具体有以下技术步骤:(1)整地开畦选择不过分贫瘠、石砾少、无积水、避风或有林段保护的土地,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前1‑2个月进行深翻细耙、平整土地,开好垄、种植沟和株行距,按行距一米起畦;(2)种茎选取选择充分老熟、茎粗节密、芽点完好、新鲜、不损伤、切口有乳汁、无病虫的木薯茎秆中下段作为种茎,用刀平整切割,切割的种茎长度为30‑35cm;(3)环剥用环剥刀在种茎长度的中间处环绕切割1‑2cm的宽度,并剥除去内外表皮,形成圆周形环割口,将环剥好的种茎平放浅埋入植穴;(4)种茎两端施肥按亩将500‑800kg农家肥、10‑12kg尿素和20‑25kg氮磷钾浓度≥40%的三元复合肥混合均匀做为基肥,将基肥平均分为二等份,分别施于种茎两端,用厚度为4‑5cm的浅土回盖;(5)除草种植后4‑5天,于木薯出苗前将除草剂均匀喷洒于木薯种植地面; (6)盖地膜覆盖地膜,地膜四周用泥土压实;(7)两侧留苗当苗高20‑30 cm时,在环剥口的两端各留1‑2根长得健壮的苗,每株留苗数量为2‑3株,多余苗除去; (8)喷洒a.根据以上步骤(7)的留苗后,对木薯叶面进行喷洒矮化剂;b.喷洒杀螨剂,在4月底至5月上旬,连续5天以上不下雨,对木薯叶面进行喷洒杀螨剂1次;(9)施肥a.种植后40—60天或当苗高20—30cm时,揭开地膜,施壮苗肥,按亩将尿素7.5‑10kg和氯化钾5‑7kg混合均匀,将肥分二等份,一次性施入种茎两端并分别与种茎两端的泥土拌匀,覆盖上地膜;b.5月上旬至7月底或苗高60—90cm时,揭开地膜,施结薯肥,按亩将尿素9‑10kg和钾肥14‑15kg混合均匀,将肥分二等份,一次性施入种茎两端并分别与种茎两端的泥土拌匀,覆盖上地膜;(10)茎杆顶端短截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木薯封行后,进行顶端短截处理,当含叶片茎杆高度高于60cm时截去1/3的顶段,或是当含叶片茎杆高度在40‑60cm时截去1/4的顶段,30天后,再次截短,截去新长顶芽段高度1/4,60天后,再次截去新长顶芽段高度1/4,每次短截后只留再生芽一个;(11)其余生产管理进行常规种植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804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