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1828.5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0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良一;村田隆昭;纳田和彦;久保贵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H01T2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实施方式的臭氧发生装置,相对于圆筒状的高压电极,同轴地配置圆筒状的低压电极,在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夹着电介质施加规定的高电压而放电,通过放电产生臭氧。这里,使放电间隙长d为0.3mm~0.5mm。进而,低压电极或高压电极中的任一方形成为金属电极,另一方形成为电介质电极。并且,在与电介质电极对置的金属电极的内周面设有突起群,该突起群具有用于使该金属电极相对于电介质电极保持放电间隙长的同时保持同轴的多个突起。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发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相对于圆筒状的高压电极,同轴地配置圆筒状的低压电极,在上述高压电极与上述低压电极之间夹着电介质施加规定的高电压而放电,通过上述放电产生臭氧,其中,放电间隙长d为0.3mm~0.5mm,上述低压电极或上述高压电极中的任一方形成为金属电极,另一方形成为电介质电极,上述金属电极具有呈正弦曲线状弯曲的形状,在与上述电介质电极对置的上述金属电极的内周面设有突起群,该突起群是用于使该金属电极相对于上述电介质电极保持上述放电间隙长的同时保持同轴的、具有圆顶形状的多个突起沿上述金属电极的周向配置而成的,上述突起群至少设置在放电空间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及分别距上述放电空间的两端为满足下式的规定距离L3的位置这3处,该式为:0.0≦L3/L≦0.1,其中,L为放电空间长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418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