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壳断路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主回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5174.5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陈志刚;唐维春;王炯华;管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F38/28 | 分类号: | H01F38/28;H01F27/29;H01F27/28;H01F27/32;H01F27/30;H01H71/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主回路结构,属于低压电器。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电连接装置、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第一、第二导电铜棒和一对绝缘罩壳,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的中央具通孔,特点:第一导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导电铜排,第一导电铜棒的一端探出通孔且与第一导电铜排的一侧电连接,第一导电铜棒的另一端探出通孔且与第二导电铜排的一侧电连接;第二、第三导电连接装置的中部折弯有第一、第二折弯部;第四导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三、第四导电铜排;一对绝缘罩壳设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导电联接装置间,藉以使四个导电联接装置彼此进行相间绝缘隔离。结构紧凑、体积小和保障电连接的可靠性;电气隔离效果理想。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电流 互感器 回路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主回路结构,包括第一导电连接装置(1)、第二导电连接装置(2)、第三导电连接装置(3)、第四导电连接装置(4)、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5)、第一导电铜棒(6)、第二导电铜棒(7)和一对绝缘罩壳(8),其中: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5)的中央具有一通孔(51),其特点是:所述的第一导电连接装置(1)包括一第一导电铜排(11)和一第二导电铜排(12),第一导电铜排(11)对应于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5)的一侧,而第二导电铜排(12)对应于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5)的另一侧,并且该第一导电铜棒(6)的中部对应于所述通孔(51)内,而第一导电铜棒(6)的一端探出通孔(51)并且该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导电铜排(11)朝向第二导电铜排(12)的一侧电连接,第一导电铜棒(6)的另一端同样探出通孔(51)并且该另一端与第二导电铜排(12)朝向第一导电铜排(11)的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装置(2)的中部折弯而构成有一第一折弯部(21),所述的第三导电连接装置(3)的中部折弯而构成有一第二折弯部(31),第一、第二折弯部(21、31)彼此对应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5)的通孔(51)内;所述的第四导电连接装置(4)包括一第三导电铜排(41)和一第四导电铜排(42),第三导电铜排(41)对应于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5)的一侧,并且还与所述的第一导电铜排(11)相对应,第四导电铜排(42)对应于零序电流互感器本体(5)的另一侧,并且还与所述的第二导电铜排(12)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导电铜棒(7)的中部对应于所述通孔(51)内,而第二导电铜棒(7)的一端探出通孔(51)并且与第三导电铜排(41)朝向第四导电铜排(42)的一侧电连接,第二导电铜棒(7)的另一端探出通孔(51)并且与第三导电铜排(41)朝向第四导电铜排(42)的一侧电连接,第二导电铜棒(7)的另一端同样探出通孔(51)并且与第四导电铜排(42)朝向第三导电铜排(41)的一侧电连接;所述的一对绝缘罩壳(8)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电联接装置(1)、第二导电联接装置(2)、第三导电联接装置(3)和第四导电联接装置(4)之间,藉以使第一导电联接装置(1)、第二导电联接装置(2)、第三导电联接装置(3)、第四导电联接装置(4)彼此进行相间绝缘隔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86517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