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汽车淋雨系统的返回辊筒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9053.9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魏明利;鲍明恵;王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0 | 分类号: | B65G39/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汽车淋雨系统的返回辊筒布置结构,在驱动轮与张紧轮之间设有首端辊筒与末端辊筒,首端辊筒靠近驱动轮,末端辊筒靠近张紧轮,在首端辊筒与末端辊筒之间设有中间辊筒,全部辊筒上边缘的水平高度均高于张紧轮及驱动轮的下边缘所在的高度,辊筒间采用不等距的布置方式,在驱动轮与张紧轮上设有板带,板带返回侧搭在首端辊筒、中间辊筒与末端辊筒上,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的板带自然垂下。本实用新型依靠板带自身重力悬垂,无需传统意义的张紧装置,采用特定的辊筒布置方式,易于安装调节,能够有效的避免板带返回时产生的堆积及均匀布置辊筒时产生的共振效应,保障系统平稳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汽车 淋雨 系统 返回 布置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汽车淋雨系统的返回辊筒布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驱动轮(1)、首端辊筒(2)、末端辊筒(3)、张紧轮(4)、板带(5)与中间辊筒(6),在驱动轮(1)与张紧轮(4)之间设有首端辊筒(2)与末端辊筒(3),首端辊筒(2)靠近驱动轮(1),末端辊筒(3)靠近张紧轮(4),在首端辊筒(2)与末端辊筒(3)之间设有中间辊筒(6),首端辊筒(2)、末端辊筒(3)与中间辊筒(6)的上边缘均高于张紧轮(4)与驱动轮(1)的下边缘所在的平面,在驱动轮(1)与张紧轮(4)上设有所述的板带(5),板带(5)的返回侧搭在首端辊筒(2)、中间辊筒(6)与末端辊筒(3)上,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的板带(5)自然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77905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动力电池真空封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胶体表面粗化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