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429.6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光华 |
主分类号: | A01K83/06 | 分类号: | A01K8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644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鱼钩,鱼钩的钩体由钩尖部、小弯部、大弯部和钩柄部构成,其中钩尖部的内侧设有一个倒刺,倒刺的长度为1-5mm,而小弯部、大弯部和钩柄部均为圆柱体结构,大弯部上设有鱼饵倒刺,鱼饵倒刺的长度为1-5mm,其数目为3-20个。本实用新型能通过鱼饵倒刺增大鱼饵受到的摩擦力和阻力,从而将鱼饵很好地固定在此次,即使鱼饵拖咬也难以将鱼饵扯下,这样不仅可以及时、醒目地提醒垂钓者有鱼正在咬钩,从而更容易钓到鱼,而且也不易失去鱼饵;同时通过增设的辅助倒刺能预先勾住鱼儿的嘴巴,从而便于倒刺进一步勾住鱼儿,最终进一步提高钓鱼成功率,进而通过小改动就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具有改造简单,易于实施等优点,适于广泛推广运用。 | ||
搜索关键词: | 鱼钩 | ||
【主权项】:
一种鱼钩,该鱼钩的钩体(1)由钩尖部(1a)、小弯部(1b)、大弯部(1c)和钩柄部(1d)构成,其中钩尖部(1a)的内侧设有一个倒刺(1e),该倒刺的长度为1‑5mm,而小弯部(1b)、大弯部(1c)和钩柄部(1d)均为圆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弯部(1c)上设有鱼饵倒刺(1f),该鱼饵倒刺的长度为1‑5mm,其数目为3‑20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光华,未经周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3942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