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全自动多功能检测分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2849.9 | 申请日: | 201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红;李向红;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红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领域,特别是轴承全自动多功能检测分级机。轴承全自动多功能检测分级机的关键部件,包括,检测系统(01)中的机械手(40)及送检整理系统(04)中的送检整理箱(13);所述的机械手(40),取不同的组合后,可适应三种不同规格的轴承在一台检测机上实现全自动检测;所述的送检整理箱(13),具有可大量添加待检轴承、放便操作及合理整机结构的优点。现有的轴承检测模式,是以人工填料和凭人工视觉及听觉来判别产品质量的,难免造成因人而异的误差;具有送检整理箱(13)及机械手(40)的轴承多功能全自动检测机分级机,操作人员的工作只是上、下料的简单劳动,稍经培训的工人可轻松管理十台全自动轴承检测机,可谓以一当十,大幅节省人力资源、减轻工资开资和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全自动 多功能 检测 分级 | ||
【主权项】:
轴承全自动多功能检测分级机,由检测系统(01) 、控制系统(02) 、分级系统(03)、送检整理系统(04) 及动力系统(05)组成;所述的检测系统(01) ,包括,检测仪(25)、探测头支承(27)、活动探测头(26)、主检轴机电箱(28)、主检轴(29)、斜导块(30) 、斜导块孔(32)、机械手(40) 及带套间歇转轴(41);所述的控制系统(02) ,包括,PLC总控箱(19)及所述检测仪(25);所述的分级系统(03),包括,分级盘(22)、等级槽(23)、分级气动开关组(24)、 出检导口(31)、分级斜道(39)及进检导口(42);所述的送检整理系统(04) ,包括,透明防护罩(1)、待检槽(2)、待检槽侧墙(3)、待检轴承(4)、送检辢轮(5)、送检气缸推杆(6)、送检辢轮电机(7)、送检气缸(8)、引导棱(9)、送检斜道(10)、弧形斜滑槽(11)、斜滑槽侧墙(12)及送检整理箱(13);所述的动力系统(05) ,包括,间歇旋转微电机(15)、翻面接近开关(16)、主传动轴(17)、主动气缸(18)、机械箱总成(20)、机箱(21)、所述主检轴机电箱(28)、所述主检轴(29)、翻面电机(33)、带簧开关轴(34)、活动平台(35)、导杆(36)及活动翻面电机座(38);其特性在于,所述的检测系统(01)中的机械手(40),呈立体的正方形;所述的机械手(40),由固定安装在翻面电机(33)上的一个呈倒"∏"形的部件和呈"∏"形的二个可活动的部件,经互相嵌合而形成的;所述的机械手(40)的前后方,留有带套间歇转轴(41)能伸入的园孔,以压紧轴承于主检轴(29))上;机械手(40)的左右方,开有长方槽,机械手(40)的上方,设有活动探测头(26)伸入的孔;所述的机械手(40),可采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三种不同规格的轴承能在一台检测机上实现自动检测;所述的机械手(40),位于活动平台(35)正中,机械手(40)的底部,与安装于活动平台(35)下面的翻面电机(33)相结合;所述的机械手(40)在主动气缸(18)及翻面电机(33)的驱动下,能在活动平台(35)上,做进、退及翻面动作;所述的带套间歇转轴(41),其一端连接于间歇旋转微电机(15)的电机轴上,其另一端则是能伸入机械手(40)前后方所设的圆孔中的带套间歇转轴(41);所述的带套间歇转轴(41),通过销子槽与间歇旋转微电机(15)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的带套间歇转轴(41)与间歇旋转微电机(15)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能起到推入并压紧被检轴承的作用;所述的带套间歇转轴(41)轴套的内侧,设有与三种被检轴承的外径相适配的梯阶圆壁,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被检测的轴承;所述的机械手(40),在总控系统的指令下,配合间歇旋转微电机(15)、翻面电机(33)及活动探测头(26)等部件协同,以实现检测系统(05) 对被检轴承作二个面六个点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红,未经李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25284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