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螺丝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8362.3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光 |
主分类号: | B25B15/04 | 分类号: | B25B1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徐芙姗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控制杆、棘轮杆以及卡圈,所述该控制杆的后部位于棘轮杆的空腔内的位置上具有沿控制杆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四个凹槽中各设有一控制片,所述四个控制片的内侧端固定在各自的凹槽中并且控制片可在凹槽内左右摆动,并且该四个控制片的外侧端为齿形并且伸出于凹槽与棘轮相匹配。该棘轮螺丝刀通过转动卡圈,即可实现棘轮杆和控制杆的相对旋转锁定、顺或逆时针的空转,不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装配和拆卸都非常方便,能够轻松便利地实现螺钉的快速旋转松紧。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螺丝刀 | ||
【主权项】:
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控制杆(1)、棘轮杆(2)以及卡圈(3),所述控制杆(1)的前部(11)连接外界螺丝刀头,所述控制杆(1)的后部(12)中空并且插入于该棘轮杆(2)的前部的空腔(21)内,所述空腔(21)的内侧面具有棘轮,所述棘轮杆(2)的后部为一连接部(22),所述控制杆(1)的后部插入于该棘轮杆(2)内并且部分露出于该棘轮杆(2)的空腔(21),一卡圈(3)套于该控制杆(1)的后部与棘轮杆(2)的空腔(2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控制杆(1)的后部(12)位于棘轮杆(2)的空腔(21)内的位置上具有沿控制杆(1)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第三凹槽(123)和第四凹槽(124),所述四个凹槽中各设有一控制片,分别为第一控制片(41)、第二控制片(42)、第三控制片(43)和第四控制片(44),所述四个控制片的内侧端固定在各自的凹槽中并且控制片可在凹槽内左右摆动,并且该四个控制片的外侧端为齿形并且伸出于凹槽与棘轮相匹配,并且在第一控制片(41)和第四控制片(44)之间、第二控制片(42)和第三控制片(43)之间分别具有矩形弹簧(7)使第一控制片(41)和第四控制片(44)之间,以及第二控制片(42)和第三控制片(43)之间具有分别远离的趋势,所述控制杆(1)的后部(12)露出于棘轮杆(2)的部分上具有沿该控制杆(1)的径向延伸的盲孔(126),该盲孔(126)内设有一弹簧(5)以及位于弹簧(5)外侧的钢珠(6),该弹簧(5)使得该钢珠(6)具有始终向外的趋势,该卡圈(3)上具有与该钢珠(6)相配合的三个沿该卡圈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缺口(31),所述钢珠(6)与该缺口(31)相匹配并且可在三个缺口之间转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光,未经李永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24836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