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弧炉出料的后序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940.2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王永和;董树人;张治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24 | 分类号: | F27B3/24;F27D1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弧炉出料的后序处理装置,包括熟料房(1),在熟料房(1)的一侧设有电弧炉(6),其特征在于:在熟料房(1)的耐火地砖(3)的下面分别设有主风管(10)和一组分风管(4),主风管(10)与每个分风管(4)都相互连通,在每个分风管(4)上连接一组出风管(5)。在墙壁(2)的外侧设有凹坑(19),在凹坑(19)内设有接料仓(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提高了熔炼后的锆英砂的冷却速度;提高了冷却后的熟料的人工收集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弧炉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电弧炉出料的后序处理装置,包括熟料房(1),在熟料房(1)的地面上设有耐火地砖(3),在熟料房(1)的一侧设有电弧炉(6),在电弧炉(6)的出料口(15)的下方设有前风管(14),前风管(14)连接冷却风系统(18),其特征在于:a、在熟料房(1)的耐火地砖(3)的下面分别设有主风管(10)和一组分风管(4),主风管(10)与每个分风管(4)都相互连通,主风管(10)贯穿墙壁(2),主风管(10)连接冷却风系统(18),在每个分风管(4)上连接一组出风管(5),在每个出风管(5)的风嘴(5a)上都铰接一个风嘴盖(6);b、在墙壁(2)的外侧设有凹坑(19),在凹坑(19)内设有一组支撑柱(13),在支撑柱(13)上配合连接接料仓(11),在凹坑(19)所对应的墙壁(2)上设有清料漏斗(12),清料漏斗(12)的下开口(12b)设置在接料仓(11)的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16894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