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回收效率收集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4824.2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张文丙;王鹏康;阮智文;张丽;朱刚;李宾宾;孙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27 | 分类号: | H01J23/0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回收效率收集极结构,包括外筒、设置在外筒内部的介质陶瓷和收集极内芯,且所述的介质陶瓷则设置在外筒和收集极内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极内芯设置有四个,由前向后依次为第一级收集极内芯、第二级收集极内芯、第三级收集极内芯和第四级收集极内芯,所述的四个收集极内芯的外径相同,而内部的电子束通道则由第一级收集极内芯向四级收集极内芯依次变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电子回收效率高,在本实用新型应用到ka波段50W行波管中,收集极回收效率达到65%以上,且整管效率达到了4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效率 收集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高回收效率收集极结构,包括外筒、设置在外筒内部的介质陶瓷和收集极内芯,且所述的介质陶瓷则设置在外筒和收集极内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极内芯设置有四个,由前向后依次为第一级收集极内芯、第二级收集极内芯、第三级收集极内芯和第四级收集极内芯,所述的四个收集极内芯的外径相同,而内部的电子束通道则由第一级收集极内芯向第四级收集极内芯依次变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8482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盲型紫外光电管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电源保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