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56091.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9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井梅;杨晓杰;李檬;吴卿;席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该方法由太阳能电池板、支撑连接装置、气泵、曝气管和布气管构成曝气增氧系统,维持水中的溶解氧水平;强浮力载体与挺水植物构成生态浮床系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富集和转化重金属;填料系统提供给大量微生物菌群、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附着、寄居之地,共建形成具有高效快速净化污染物的生物膜。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COD、氮、磷等有机物及其它污染物,净化水体水质,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帮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水体 生态 修复 水质 保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支撑连接装置(3)、气泵(4)、曝气管(7)和布气管(8)构成曝气增氧系统;将太阳能不断转化为电能,用于曝气机的曝气增氧,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能够满足植物、微生物的呼吸、降解作用,维持水中的溶解氧水平;(2)通过强浮力载体(5)与挺水植物(2)构成生态浮床系统;挺水植物利用植物根系的筛滤、吸收和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富集和转化重金属;所述挺水植物的栽种密度为2~10株/m2;所述强浮力载体(5)的直径为河道断面宽度的1/5~1/4,但一般最大不超过2米;(3)通过填料(6)连接成串,均匀悬挂于强浮力载体(5)的下面,构成填料系统;微生物菌群、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附着、寄居在填料表面,构建具有高效快速净化污染物的生物膜,以主要去除河道水体中的COD;填料上培养好氧反硝化菌,可在水体溶解氧较高的条件下完成脱氮过程,有效降低水中总氮浓度;通过填料与植物结合的使用,植物根系的分泌物能够强化填料的生化降解作用;所述填料(6)连接成串的长度在充分考虑填料所受浮力的情况下,为河道水深的1/3~1/2,但一般不超过1.2米,填料串上相邻填料的间距为5~8cm;所述填料(6)连接成串的密度为40~60串/m2;(4)将太阳能曝气增氧系统和生态浮床、填料结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体式装置,以简化工艺,并提高水体生态修复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5609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