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综合语音编码的自适应水下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9050.9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志;赵晓群;吴海燕;高迪;庞翔鹏;徐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9/16 | 分类号: | G10L19/16;H04L25/02;H04B13/02;H04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综合语音编码的自适应水下通信方法,水声通信系统信源端输入的语音由双路混合编码和判决器处理后经信道编码、调制、功率放大器和水声换能器发射出去;经水声信道传输后,信宿端通过水声换能器接收到信号后经滤波放大器放大、信道均衡、信道估计、解调、信道解码后送入双路混合译码;在进行语音编码/语音识别的水声通信之前,由水下工作者甲的信源端的判决器发送一组训练码,经信道到达水下工作者乙的信宿端;水下工作者乙的信宿端将获得的信道特性进行处理后,将结果转发给水下工作者乙的信源端,再经水声信道到达水下工作者甲的信宿端,水下工作者甲的判决器根据所收到的信道特性能数进行判决。本发明可实现与移动通信相当的通话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综合 语音 编码 自适应 水下 通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综合语音编码的自适应水下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自适应水声通信系统实现,所述水声通信系统由双路混合编码(1)、判决器(2)、信道编码(3)、调制器(4)、功率放大器(5)、第一水声换能器(6)、水声信道(7)、第二水声换能器(8)、滤波放大器(9)、信道均衡(10)、信道估计(11)、解调器(12)、信道解码(13)和双路混合译码(14)组成,其中:双路混合编码(1)的输入端连接语音输入,输出端连接判决器(2),判决器(2)的输出端连接信道编码(3),信道编码(3)的输出端连接调制器(4),调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5),第一水声换能器(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功率放大器(5)和水声信道(7),水声信道(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水声换能器(8)的输入端,第二水声换能器(8)的输出端连接滤波放大器(9),滤波放大器(9)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信道均衡(10)和信道估计(11),信道估计(1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解调器(12)和信道均衡(10),解调器(12)4 输出端连接信道解码(13),信道解码(13)的输出端连接双路混合译码(14),双路混合译码(14)进行语音输出;具体步骤如下:(1)水声通信系统信源端输入的语音由双路混合编码和判决器处理后经信道编码、调制、功率放大器和水声换能器发射出去;(2)经水声信道传输后,信宿端通过水声换能器接收到信号后经滤波放大器放大、信道均衡、信道估计、解调、信道解码后送入双路混合译码;(3)在进行语音编码/语音识别的水声通信之前,由水下工作者甲的信源端的判决器发送一组训练码,经信道到达水下工作者乙的信宿端;(4)水下工作者乙的信宿端将获得的信道特性进行处理后,将结果转发给水下工作者乙的信源端,再经水声信道到达水下工作者甲的信宿端,水下工作者甲的判决器根据所收到的信道特性能数进行判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9905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直饮龙头
- 下一篇:一种氨基葡萄糖单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