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的空间带电粒子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6915.7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把得东;薛玉雄;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T1/20 | 分类号: | G01T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之壮;仇蕾安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空间带电粒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的空间带电粒子探测器。包括挡光片模块、探头上盖板、第一传感器模块、传感器间距调节器、反符合闪烁体、两个以上第二传感器模块、探头外壳、探头外壳底板、光电二极管;将探测器中的挡光片模块和各个传感器设计为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根据所探测带电粒子的能量范围,只需要适当增加或者减少传感器模块的数量,即能满足对不同能量范围带电粒子的探测需求。该探测器,满足对不同轨道、不同能量范围空间带电粒子探测的需要,为空间带电粒子探测器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可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空间 带电 粒子 探测器 | ||
【主权项】:
一种模块化的空间带电粒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光片模块(1)、探头上盖板(2)、第一传感器模块(4)、传感器间距调节器(5)、反符合闪烁体(6)、两个以上第二传感器模块(7)、探头外壳(8)、探头外壳底板(10)、光电二极管(14);其中,在所述探头上盖板(2)上开有中心孔;所述探头外壳(8)为圆筒形结构,在所述探头外壳(8)上开有与探头外壳(8)的轴向相垂直的探头电接口(13);所述反符合闪烁体(6)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反符合闪烁体(6)的外径小于所述探头外壳(8)的内径;所述挡光片模块(1)包括挡光片和挡光片安装框架,在所述挡光片安装框架上开有带凸沿的通孔,所述挡光片安装在所述挡光片安装框架的凸沿上;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4)包括第一传感器、吸收体a、电极a、电路板a和第一传感器安装框架,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框架上开有带凸沿的通孔,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框架的一侧开有凹槽,所述电路板a安装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框架的凸沿上,所述吸收体a粘接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背面并与第一传感器一起安装在所述电路板a上,所述电极a安装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框架的凹槽内并与第一传感器相连;每个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7)包括第二传感器、吸收体b、电极b、电路板b和第二传感器安装框架,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框架上开有带凸沿的通孔,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框架的一侧开有凹槽,所述电路板b安装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框架的凸沿上,所述吸收体b粘接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背面并与第二传感器一起安装在所述电路板b上,所述电极b安装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框架的凹槽内并与第二传感器相连;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反符合闪烁体(6)同轴套接在所述探头外壳(8)的内部并通过螺柱固定,所述光电二极管(14)固定安装在所述反符合闪烁体(6)的外壁上,在所述光电二极管(14)与所述探头外壳(8)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探头外壳底板(10)固定安装在所述探头外壳(8)的底部,所述探头上盖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探头外壳(8)的顶端,所述挡光片模块(1)、第一传感器模块(4)、传感器间距调节器(5)、第二传感器模块(7)从上向下分别通过其安装框架依次叠放在所述探头上盖板(2)和所述探头外壳底板(10)之间,所述挡光片模块(1)、第一传感器模块(4)、传感器间距调节器(5)、 第二传感器模块(7)置于所述反符合闪烁体(6)内并与所述反符合闪烁体(6)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369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架桥防撞墙施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储能系统的预充放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