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8930.7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东;胡治晋;廖聪维;李文杰;李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9G3/36;G11C19/2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郭燕,陈俊斌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器,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模块、驱动模块、下拉模块和低电平维持模块,低电平维持模块包括第一保持单元、第二保持单元和正负双向极性电位产生单元,正负双向极性电位产生单元用于在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非选通阶段产生正负双向极性电位并输出到低电平维持控制端。移位寄存器单元中所有晶体管都不会处于直流应力之下,关键晶体管在一段时间内会处于正、负双极性脉冲应力的偏置之下,从而抑制了关键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延长了电路的寿命;且使用较少的晶体管和电容就实现了正、负双极性电压偏置,电路设计复杂度低、成品率高。显示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生产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单元 栅极 驱动 电路 显示器 | ||
【主权项】: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21),其控制端和输入端用于耦合到第一脉冲信号端(VI1),输入第一脉冲信号,其输出端用于耦合到驱动控制端(Q),所述输入模块(21)响应第一脉冲信号的高电平对驱动控制端(Q)进行充电;驱动模块(22),其控制端用于耦合到驱动控制端(Q),其输入端用于耦合到第一控制信号端(VA),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其输出端用于耦合到信号输出端(VOUT),所述驱动模块(22)响应驱动控制端(Q)的高电平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的高电平输出到信号输出端(VOUT);下拉模块(23),其控制端用于耦合到第二脉冲信号端(VI2),输入第二脉冲信号,所述下拉模块(23)还分别耦合到驱动控制端(Q)、信号输出端(VOUT)和低电位端(VL),用于响应第二脉冲信号的高电平将驱动控制端(Q)和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下拉到低电位端(VL)的电位;低电平维持模块(25),其包括第一保持单元(251)、第二保持单元(252)和正负双向极性电位产生单元(253);第一保持单元(251)的控制端用于耦合到第二控制信号端(VB),输入第二控制信号,第一保持单元(251)还分别耦合到信号输出端(VOUT)和低电位端(VL),用于响应第二控制信号的高电平将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保持在低电位端(VL)的电位;第二保持单元(252)的控制端用于耦合到低电平维持控制端(P),第二保持单元(252)还分别耦合到信号输出端(VOUT)和低电位端(VL),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响应低电平维持控制端(P)的高电平将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保持在低电位端(VL)的电位;正负双向极性电位产生单元(253)包括低电平维持控制端(P),所述正负双向极性电位产生单元(253)分别耦合到第一控制信号端(VA)、信号输出端(VOUT)和低电位端(VL),用于在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非选通阶段产生正负双向极性电位并输出到低电平维持控制端(P);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为周期相同的互补信号,当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当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二脉冲信号的高电平滞后于第一脉冲信号的高电平一个时钟周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2893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密封船舶的推进器轴的装置以及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 下一篇:叠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