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射式太阳能二次聚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9343.3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戴贵龙;侯根富;李兴友;郭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J2/12 | 分类号: | F24J2/12;F24J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射式太阳能二次聚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缺部分、聚集段、传输段以及提取段,光线自球缺的弧形表面进入聚集段,集聚段的截面几何形状为梯形,梯形长底边为球缺的光斑半径,梯形短底边平行延伸,成形为传输段,传输段延伸并收缩,成形为锥形的提取段;球缺部分将入射太阳光通过折射进入聚集段;聚集段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传输聚集;传输段通过壁面反射将聚集太阳光向前传输;提取段将聚集太阳光投射到吸热器壁面,完成光热转换。本发明通过折射方式对入射太阳光进行再次聚集、并控制输出到吸热器壁面,聚光比适中、耐高温以及输出太阳能流密度分布可控的折射式太阳能二次聚集器,提高太阳能的高温热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射 太阳能 二次 聚集 | ||
【主权项】:
一种折射式太阳能二次聚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缺部分、聚集段、传输段以及提取段,光线自球缺的弧形表面进入聚集段,集聚段的截面几何形状为梯形,梯形长底边为球缺的光斑半径,梯形短底边平行延伸,成形为传输段,传输段延伸并收缩,成形为锥形的提取段;球缺部分将入射太阳光通过折射进入聚集段;聚集段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传输聚集;传输段通过壁面反射将聚集太阳光向前传输;提取段将聚集太阳光投射到吸热器壁面,完成光热转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7934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