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浅海吹填区海底管线的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9242.6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宋俊强;高伟;李兴建;柳军生;余迪;管新岗;任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C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郑乘澄 |
地址: | 3004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浅海吹填区海底管线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1)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选择监测区域;(2)采用人工潜水的方式找出海底管线的准确位置;(3)监测区域内设有固定的监测平台,监测平台上预留有探测槽口;(4)在预留的探测槽口内设有一排垂直于海底管线的套管;(5)在上述的套管内逐一下放探杆;(6)根据第5步确定的海底管线的位置,下放探杆,并记录海底管线位置的初始数据;(7)间隔一定周期,重新下放探杆,并与第6步中的初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推定海底管线的沉降和位移。测量人员监测时站在平台上等同于站在陆地上进行测量,消除了借助测量船因风浪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弊端,而且不受海底管线上方泥层厚度的影响,采集数据快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浅海 吹填区 海底 管线 监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浅海吹填区海底管线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择监测区域: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海底管线应力增大位置为沉降变形最大区段,此区域为监测区域;(2)、探测海底管线位置:在监测区域区内吹填前,采用人工潜水的方式找出海底管线的准确位置;(3)、设置监测平台:在海底管线的上方监测区域内设有固定的监测平台,监测平台上预留有探测槽口;(4)、在预留的探测槽口内设有一排垂直于海底管线的套管,套管的底部距离海底管线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5)、在上述的套管内逐一下放探杆,直至确定海底管线位于哪根套管的下方;(6)、根据第5步确定的海底管线的位置,下放探杆,所述的探杆的下端部应当与海底管线的上表面接触,此时借助测量设备测定探杆的顶标高和平面位置,该数据作为海底管线位置的初始数据;(7)、间隔一定周期,重新进行第5和第6的步骤,根据探测结果借助测量设备重新测定探杆的顶标高和平面位置,并与第6步中的初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推定海底管线的沉降和位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7924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