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被菊的扦插繁殖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75750.7 申请日: 2013-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4641827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7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派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150036 黑龙江省哈尔***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被菊的扦插繁殖技术,其繁殖技术是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的。(1)插条选取:3月下旬开始,选择越冬地被菊萌发的脚芽,用利剪截取顶部2-3个节间长的健壮嫩梢作为插穗,反复采插穗,插穗采下后立即浸入水中,随采随插,扦插前去掉插穗基部的叶片,仅保留上部三四枚以减少水分蒸腾;(2)扦插:扦插可选用50孔穴盘,基质使用纤维长度20-30mm的泥炭:珍珠岩为3:1的配方基质,用25%多菌灵配制成500-600倍溶液均匀浇透基质,扦插深度约为插穗的三分之一,插时要注意插穗的正反顺序,将插穗插在穴盘孔中央并轻捏基质,使基质与插穗紧密结合,插完用喷壶浇透水,同时向插穗叶片喷水,插后立即拉上遮阳网,防止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最好是再支上小拱棚盖上薄膜,保温保湿;(3)生根期管理;(4)生根后管理;(5)上盆或移栽。
搜索关键词: 种地 扦插 繁殖 技术
【主权项】:
一种地被菊的扦插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繁殖技术是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1)插条选取:3月下旬开始,选择越冬地被菊萌发的脚芽,用利剪截取顶部2‑3个节间长的健壮嫩梢作为插穗,反复采插穗,插穗采下后立即浸入水中,随采随插,扦插前去掉插穗基部的叶片,仅保留上部三四枚以减少水分蒸腾;     (2)扦插:扦插可选用50孔穴盘,基质使用纤维长度20‑30mm的泥炭:珍珠岩为3:1的配方基质,用25%多菌灵配制成500‑600倍溶液均匀浇透基质,扦插深度约为插穗的三分之一,插时要注意插穗的正反顺序,将插穗插在穴盘孔中央并轻捏基质,使基质与插穗紧密结合,插完用喷壶浇透水,同时向插穗叶片喷水,插后立即拉上遮阳网,防止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最好是再支上小拱棚盖上薄膜,保温保湿;     (3)生根期管理:扦插后的10‑15天是插穗生根期,主要管理工作是保温包湿,保持插穗湿润、叶片不萎嫣和基质温度15‑20℃是插穗生根的关键,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视温度及湿度情况打开薄膜通风,经常向插穗周围喷水,保持插穗所处小环境湿度80%以上,一周后插穗便开始产生愈伤组织并慢慢生根,这时喷水量要逐渐减少,保持基质湿润即可,早晚让其接受光照,约两周左右,大部分插穗生根,保持基质不干即可,撤去薄膜,逐渐见光,此间温度若过低,生根时间将延长,过高则易造成插穗腐烂;(4)生根后管理:刚生根的地被菊扦插苗根系还很细弱,吸水吸肥能力有限,要精心管理使早日成为优良的种苗,次间肥水还是要多以叶面喷施为主,光照控制在5000‑12000lux,基质不能过湿,保持基质通透性与温度以利根系发育,一般温度控制在20℃左右,基质含水量70%左右,每3‑4天交替喷施一次10‑30‑20和20‑10‑20 配方肥1000倍;(5)上盆或移栽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派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派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7575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