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空区上覆弯曲下沉带岩层沉陷监测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0647.6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情;刘泽功;刘健;盛恒;王祥春;郭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上覆弯曲下沉带岩层沉陷监测方法与装置,属于煤矿灾害防治和矿区环境治理领域。从地面打监测孔洞直至采空区底板,在监测孔洞底部布置钢基座护筒,并通过环形凸起在结构胶或水泥砂浆作用下锚固于围岩;常速沉陷层护筒、慢速沉陷层护筒和表土层护筒分别通过密封圈和滚珠与钢基座护筒层层相互嵌套,并通过环形凸起与所属层锚固;然后通过第一固定端和第一卷尺、第二固定端和第二卷尺,借助地面三角支架和转盘组合结构读取各岩层的沉陷数值,实现对弯曲下沉带岩层沉陷的监测。本发明能实时、连续、小尺度地监测采空区上覆弯曲下沉带岩层的沉陷发展,对掌握采动影响下上覆岩层运移规律和矿区沉陷规律具有重大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采空区 弯曲 下沉 岩层 沉陷 监测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采空区上覆弯曲下沉带岩层沉陷监测方法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监测孔洞(1)、钢基座护筒(2)、环形凸起(3)、防护片(4)、密封圈(5)、滚珠(6)、常速沉陷层护筒(7)、垫片(8)、第一固定端(9)、第一卷尺(10)、慢速沉陷层护筒(11)、第二固定端(12)、第二卷尺(13)、表土层护筒(14)、支撑钢杆(15)、转盘(16)、转轴(17)、三角支架(18)、环形钢圈(19)、圆锥顶盖(20)。所述监测孔洞(1)位于煤矿采空区底板上,钢基座护筒(2)位于监测孔洞(1)底部,环形凸起(3)焊接在钢基座护筒(2)上,并通过结构胶或水泥砂浆的作用锚固于围岩中;所述钢基座护筒(2)顶部有防护片(4);所述常速沉陷层护筒(7)通过密封圈(5)和滚珠(6)嵌套于钢基座护筒(2)中,其底部设有垫片(8);所述慢速沉陷层护筒(11)和表土层护筒(14)的相关布置结构及功能与常速沉陷层护筒(7)相同;所述第一固定端(9)焊接在常速沉陷层护筒(7)底部,第一卷尺(10)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端(9)上,另一端缠绕在转盘(16)上;所述第二固定端(12)焊接在慢速沉陷层护筒(11)底部,第二卷尺(13)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端(12)上,另一端缠绕在对应转盘(16)上;所述转盘(16)通过转轴(17)固定在三角支架(18)上;所述表土层护筒(14)上端焊接支撑钢杆(15),在支撑钢杆(15)顶部焊接环形钢圈(19),圆锥顶盖(20)置于环形钢圈(19)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0064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云母带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纤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