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1157.8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轩;徐宇;夏爱军;史杨白;朱锡和;王崇华;赵福海;段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亲本选择与培育、杂交繁殖和杂交鱼苗培育,受精卵脱膜完成后,及时取出PVC管,脱膜后3天,鱼苗卵黄囊消失,鱼苗能平游时,开始开口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水中至少保持10个/ml左右的适口饵料。出膜10天后,游动活跃,此时要补充一些桡足类、卤虫等大型浮游动物,并适当增加投喂量,水中要保持15个/ml以上的适口饵料。鱼苗达1公分时,按照每亩3~5万尾转入事先己培养好生物饵料的苗种培育池,并在池塘内设点增投小杂鱼浆或豆饼粉,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5%左右。投喂次数为上下午各1次。本发明的杂交仔鱼培育成幼鱼的平均成活率达到85%以上,高于亲本自交的培苗成活率。 | ||
搜索关键词: | 河川 沙塘鳢 鸭绿沙塘鳢 杂交 繁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杂交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亲本选择与培育 在繁殖前一年的秋季,选择2足龄以上、雄鱼体重75g以上、雌鱼体重50g以上的河川沙塘鳢和2足龄以上、雄鱼体重50g以上、雌鱼体重40g以上的鸭绿沙塘鳢作为杂交繁育亲本,放养于池塘内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投喂活饵料鱼虾作为饵料,并定期冲水促使性腺成熟; 2)杂交繁殖 ①人工催产 当池塘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可以开始选择腹部膨大柔软、生殖突微红的2冬龄以上的河川沙塘鳢或鸭绿沙塘鳢雌鱼和体表黏液多、手感光滑的2冬龄以上的鸭绿沙塘鳢或河川沙塘鳢雄鱼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包括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马来酸地欧酮(DOM),激素用量雄鱼为雌鱼的50%,催产方法是一针注射; ②产卵 激素注射完按雌﹕雄=1﹕1的配组放入产卵池中,控制催产池水温达到24℃,保持微流水,刺激亲鱼发情;2. 同时,在催产池内放置洗净的PVC管作为产卵巢穴;注射后的亲鱼入池后会自行选择巢穴和自行配对,大约24~48 小时后便会在PVC管中自行产卵,产出的卵成片附着于PVC管壁上; ③孵化管理 沙塘鳢受精卵淡黄色、椭圆形,卵膜透明,一端具一族粘膜丝附着于PVC管壁上;产卵后,将附有鱼卵的PVC管移至有清水的水池中孵化;受精卵孵化采用静水冲气孵化,静水孵化水温控制在27~28℃,受精卵经过72小时左右的孵化,将鱼巢上坏死卵剔除,并进行换池,避免坏死卵在脱膜过程中滋生水霉和污染孵化用水;受精卵孵化前和孵化24小时时要用药物浸泡消毒; 3)杂交鱼苗培育受精卵脱膜完成后,及时取出PVC管,脱膜后3天,鱼苗卵黄囊消失,鱼苗能平游时,开始开口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饵料,以轮虫、枝角类为主,水中至少保持10个/ml左右的适口饵料;出膜10天后,游动活跃,此时要补充一些桡足类、卤虫等大型浮游动物,并适当增加投喂量,水中要保持15个/ml以上的适口饵料;鱼苗达1公分时,按照每亩3~5万尾转入事先己培养好生物饵料的苗种培育池,并在池塘内设点增投小杂鱼浆或豆饼粉,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5%左右;投喂次数为上下午各1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7115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