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与PRB联控去除地下水污染物的水力截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7633.9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明;张荣海;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0 | 分类号: | C02F1/70;C02F1/72;C02F1/28;C02F3/34;C02F1/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技术领域,为通过水力截获技术改善水质,并取得良好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与PRB联控去除地下水污染物的水力截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污染源的位置、规模,明确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2)收集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确定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包括渗透系数、给水度、入渗补给系数;3)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包括水力截获带的规模、形态、截获井抽水量、截获井的数量及间距、最大截获宽度和驻点的主要参数;4)根据污染羽的形态、大小,确定截获带与PRB的有效间距,保证能够有效联控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rb 去除 地下水 污染物 水力 截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与PRB联控去除地下水污染物的水力截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污染源的位置、规模,明确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查明含水层污染羽的分布形态、范围及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征;2)收集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确定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包括渗透系数、给水度、入渗补给系数;3)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包括水力截获带的规模、形态、截获井抽水量、截获井的数量及间距、最大截获宽度和驻点的主要参数;4)根据污染羽的形态、大小,确定截获带与PRB的有效间距,保证能够有效联控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676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石墨烯-二维贵金属原子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