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工位吹塑球自动切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100.7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1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建昌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3B21/00;B23Q3/02;B29C4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16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工位吹塑球自动切余机,其特征是在吹塑球定位后用冲压的办法去除多数余料,再用浮动刀具车削吹塑球合模线,全过程由PLC控制自动完成。主要结构为下部由升降气缸控制升降球托上下运动,上部由冲压气缸控制冲压旋转杆杆头上下运动冲压或压紧吹塑球,冲压切余刀是冲压时的切刀,冲压切余定位气缸控制余料定位杆压住余料,电机的传动皮带可带动冲压旋转杆转动,车削进刀气缸控制车削刀头进刀,车削刀架滑杆、车削刀架滑台、二个浮动弹簧、二个浮动定位孔、二个车削刀座导柱等结构保证车削刀头处于三维浮动状态,球托的凹槽面与吹塑球外形的贴近保证切削的位置正确。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吹塑球 自动 切余机 | ||
【主权项】:
一种多工位吹塑球自动切余机,其特征是:机身(1)是一张桌子,桌面下方固定下托架(20),桌面上方固定主机架(30),冲压切余定位架(40)斜向与主机架(30)固定,传动架(50)与主机架(30)、机身(1)的桌面固定,车削刀架(60)的下方与机身(1)的桌面固定;下托导柱(21)与下托架(20)固定,升降气缸(24)与下托架(20)固定,下托板(22)可在升降气缸(24)的推杆推动下沿下托导柱(21)的方向上下运动,升降球托(23)可随下托板(22)上下运动,升降球托(23)的上端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的曲率与吹塑球(71)的曲率相近;截面为圆形的冲压切余刀(25)固定在机身(1)的桌面上,升降球托(23)在其中穿过并可转动或上下移动;冲压切余定位气缸(41)固定在冲压切余定位架(40)上,冲压切余定位气缸(41)的推杆可推动余料定位杆(42)斜向上下运动;冲压气缸(31)固定在主机架(30)上方,冲压导柱(33)固定在主机架(30)上,冲压气缸(31)的推杆可推动冲压传动板(32)沿冲压导柱(33)方向上下运动,从而推动冲压旋转杆(34)上下运动,冲压旋转杆杆头(35)与冲压旋转杆(34)连成一体,其下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的曲率与吹塑球(71)的曲率相近;电机(51)的外壳与传动架(50)固定,电机(51)转动时带动传动皮带(52)同时运转,冲压旋转杆杆头(35)可在传动皮带(52)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车削刀架滑杆(61)固定在车削刀架(60)上,车削刀架滑台(62)能在车削刀架滑杆(61)导引下前后移动;车削进刀气缸(63)固定在机身(1)的桌面上,车削进刀气缸(63)的推杆可通过第一浮动弹簧(641)推动车削刀架滑台(62)前后移动;第一浮动定位孔(661)和第二浮动定位孔(662)都是扁长孔,车削刀架滑台(62)可通过第二浮动弹簧(642)推动车削刀座(65)前后移动;第一车削刀座导柱(671)和第二车削刀座导柱(672)分别与车削刀架滑台(62)固定,第一车削刀座导柱(671)与第一浮动定位孔(661)松配合,第二车削刀座导柱(672)与第二浮动定位孔(662)松配合,因此车削刀座(65)可以上下浮动;第二浮动定位孔(662)的孔径大于第一浮动定位孔(661)的孔径,因此车削刀座(65)可以在水平面内小范围摆动;车削刀座(65)的前端有球托(68),球托(68)的凹槽面为球形,球形凹槽的曲率与吹塑球(71)的曲率相近;车削刀头(69)固定在车削刀座(65)的前端中央,车削刀头(69)的曲率与吹塑球(71)的曲率相近;切削时,吹塑球(71)放在冲压切余刀(25)上方,冲压气缸(31)进气,吹塑球(71)与余料(72)因冲压切余刀(25)的作用快速脱离,冲压气缸(31)的推杆向上运动;冲压切余定位气缸(41)进气,余料定位杆(42)下移,顶住余料(72);升降气缸(24)进气,升降气缸(24)的推杆上移,下托板(22)和升降球托(23)、吹塑球(71)上移到预定位置;冲压气缸(31)进气,冲压气缸(31)的推杆向下移动到预定位置,致使冲压旋转杆(34)、冲压旋转杆杆头(35)下移,冲压旋转杆杆头(35)压住吹塑球(71);车削进刀气缸(63) 进气,车削进刀气缸(63)的推杆向前移动,推动第一浮动弹簧(641),车削刀架滑台(62)向前移动,推动第二浮动弹簧(642),推动车削刀座(65)向前移动,由此能使车削刀头(69)在前后方向上对吹塑球(71)形成压力进行切削;切削结束,上述动作反复进行一次,回复到初始状态;吹塑球(71)自动脱离,手工取出吹塑球(71)和余料(7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建昌,未经邵建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4310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废的载板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断路器检测台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