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原子力纳米探针针尖表面氧化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2370.8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陈强;唐涌耀;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Q60/40 | 分类号: | G01Q60/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陆花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原子力纳米探针针尖表面氧化层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已氧化的AFP探针针尖朝上贴在FIB样品座上;第二步骤,将FIB样品座导入到FIB真空腔中,通过调整样品座角度让针尖正对离子束方向,随后执行E-beam与I-beam共焦,然后将样品座倾斜一个倾斜角度,保证I-beam与探针针尖基本垂直;第三步骤,用拉小窗口的方式打开I-beam,使得将离子束的扫描区域从全屏扫描更改为作为所设定的部分区域扫描的探针针尖部分,以对探针针尖进行连续扫描,并且在利用E-beam观测出探针针尖表面氧化层被去除之后,停止I-beam的扫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原子 纳米 探针 针尖 表面 氧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去除原子力纳米探针针尖表面氧化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骤,将已氧化的AFP探针针尖朝上贴在FIB样品座上;第二步骤,将FIB样品座导入到FIB真空腔中,通过调整样品座角度让针尖正对离子束方向,随后执行E‑beam与I‑beam共焦,然后将样品座倾斜一个倾斜角度,保证I‑beam与探针针尖基本垂直;第三步骤,用拉小窗口的方式打开I‑beam,使得将离子束的扫描区域从全屏扫描更改为作为所设定的部分区域扫描的探针针尖部分,以对探针针尖进行连续扫描,并且在利用E‑beam观测出探针针尖表面氧化层被去除之后,停止I‑beam的扫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3237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