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复合板内残余应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2953.2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效岗;黄庆学;罗淦;吴雨兰;郝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消除复合板内残余应力的方法,属于板材矫直技术领域,特征是:第一步,将轧制后、没有剪切分张的复合板放置在根据板宽设定的左右支承轨道上,然后在复合板上面板宽的中间线上施加压力P,达到压下量为H;第二步是将复合板翻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复合板 残余 应力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消除复合板内残余应力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将轧制后、没有剪切分张的复合板放置在根据板宽设定的左右支承轨道(A、B)上,然后在复合板上面板宽的中间线上施加压力P,达到压下量为H;第二步是将复合板翻转
,仍放置在左右支承轨道(A、B)上,在其上面板宽的中间线上施加压力P,达到压下量为H,然后将其分张;压下量H的大小是根据复合板的材质、厚度及宽度设定,压下量为
,式中
,
—压弯曲率,
—复合板的屈服强度,E—复合板的弹性模量,h—复合板的厚度,
—左右支撑轨道A、B之间的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2295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