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解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9737.2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8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关亚风;闫晓辉;陈亮;李盛红;吴大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4 | 分类号: | G01N30/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样品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与气相色谱仪联用的热解吸装置,主要用于固相微萃取棒、固相微萃取搅拌棒、集束毛细管固相微萃取管以及填充吸附柱的热解吸,将所吸附富集的痕量组分快速解吸出来。该装置由加热管,内衬管,密封圈,内衬管压帽、内衬管底座,内衬管底座绝热环,解吸器底座、样品传输管,解吸吹扫气路,解吸分流气路,以及加热丝和温控元件组成。样品组分在内衬管中完成热解吸,样品传输管的加热由加热管和气相色谱进样器上帽的热传导共同完成,并由内衬管底座绝热环保温。在解吸温度300℃时,该热解吸装置对沸点430℃以下的组分解吸残留低于0.1%,具有解吸样品通道无冷区、加热速度快、功率消耗低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吸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热解吸装置,包括加热管(1),加热丝(2),外套筒(3),内衬管(4),内衬管压头(5),解吸器上盖(6),内衬管压帽(7),内衬管底座(8),内衬管底座绝热环(9),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样品传输管(11),解吸器底座(12),解吸吹扫气路(13)和解吸分流气路(14),其特征在于:加热管(1)、外套筒(3)及内衬管(4)均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且同轴设置;加热管(1)外壁面上缠绕有加热丝(2),加热管(1)置于外套筒(3)内部,外套筒(3)用于保护加热管(1),加热管(1)内放置有内衬管(4);于外套筒(3)上端开口处设有解吸器上盖(6)、下端开口处设有解析器底座(12);于内衬管(4)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内衬管压头(5),内衬管压头(5)的下端设有凹槽,于凹槽侧壁面上径向设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15);内衬管(4)的上端从加热管(1)内伸出,穿过第一密封圈(15)置于内衬管压头(5)的下端凹槽中,内衬管压头(5)和加热管(1)的内腔之间由第一密封圈(15)密封;内衬管压头(5)的上端外壁面沿径向设有环形凸起形成第一级环形台阶,内衬管压头(5)的下端外壁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第二级环形台阶,于第一级环形台阶、第二级环形台阶上分别放置第二密封圈(16)和第三密封圈(17),两级台阶中间沿径向设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有通孔,作为第一小孔(18)通向内衬管压头(5)的下端凹槽中;解吸器上盖(6)为一圆筒,上端内壁面沿径向向外凹陷形成第一级环形台阶,下端内壁面沿径向设有环形凸起形成第二级环形台阶,第一级环形台阶上方的解吸器上盖(6)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第一级环形台阶与第二级环形台阶之间设有通孔,作为解析吹扫气路(13);内衬管压头(5)置于解吸器上盖(6)内,内衬管压头(5)和解吸器上盖(6)通过它们上面分别设置的两级台阶衔接,解析吹扫气路(13)与内衬管压头(5)两级台阶中间的环形凹槽相连通;解吸吹扫气路(13)由内衬管压头(5)的第一小孔(18)进入,与内衬管(4)的内腔连通;于解吸器上盖(6)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带外螺纹的内衬管压帽(7),解吸器上盖(6)上端内壁的内螺纹与内衬管压帽(7)外周缘的外螺纹相螺合,两者可旋接固定,压紧内衬管压头(5)外部的第二密封圈(16)和第三密封圈(17),借此解吸器上盖(6)和内衬管压头(5)之间得到密封;内衬管底座绝热环(9)为一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内部设有内衬管底座(8);内衬管底座(8)的上端设有凹槽,于凹槽侧壁面上径向设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第四密封圈(19),内衬管(4)的下端从加热管(1)内伸出,穿过第四密封圈(19)置于内衬管底座(8)的上端凹槽中,内衬管底座(8)和加热管(1)内腔之间由第四密封圈(19)密封;于内衬管底座(8)上端凹槽下部侧壁面上设有通孔,作为解吸分流气路(14);内衬管底座(8)下端设有带内螺纹的凹槽,内衬管底座(8)上端凹槽与下端凹槽间设有通孔;带有外螺纹的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中心轴线处设有通孔,内衬管底座(8)与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通过其上的螺纹相螺合;样品传输管(11)的上端穿过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再于其外套设毛细管卡套(20)后伸入至内衬管底座(8)的通孔处,样品传输管(11)与内衬管(4)的内腔相连通;样品传输管(11)的下端穿过进样垫与气相色谱进样器相连通;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的下端设有凹槽,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的凹槽扣置于气相色谱进样器的螺帽上;螺帽用于压紧进样垫;解吸器底座(12)为中空密闭容器,密闭容器上、下两端设有开口,外套筒(3)的下端和内衬管底座绝热环(9)通过密闭容器上、下两端开口穿套于解吸器底座(12)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1973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