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废菌料栽培观赏灵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6816.8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兰;彭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致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许伯严 |
地址: | 41012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废菌料栽培观赏灵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称取;(2)发酵;(3)装袋;(4)灭菌;(5)冷却;(6)接种;(7)菌丝培养;(8)菌蕾形成后,破袋;(9)控制菌柄和菌盖的形成;(10)双层菌盖的培养;(11)改变菌柄和菌盖生长的方向;(12)控制朵型大小,(13)控制形成变形的子实体。利用本发明,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生产杏鲍菇产生的废菌料,使培养料的营养得到充分利用,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工厂化生产后期废菌棒带来的环境压力;还能够引领一部分食用菌种植户减少种植成本,提高栽培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化生 产杏鲍菇 废菌料 栽培 观赏 灵芝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废菌料栽培观赏灵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称取:按以下配比称取原料:杏鲍菇废菌料83-90wt%、麦麸8-15wt%,石灰2-7wt%;(2)发酵:将工厂化生产杏鲍菇废菌料粉碎至平均粒度为10-20目,然后加麦麸和石灰,再加水至培养基配方含水量为64-66wt%,拌料均匀,建堆进行发酵,当料温达62-68℃时,开始计时,至23-25小时后翻堆,翻堆方式为内外翻;然后每隔2-3天翻堆一次,共翻堆3次,得培养料; (3)装袋: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进行装袋; (4)灭菌:将装好的菌袋进行灭菌,根据条件可采取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 (5)冷却:将灭菌后的菌袋冷却至自然温度;(6)接种:将菌袋送入百级净化条件下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接种;方法是菌袋灭菌冷却之后,打开袋口,将菌种放入袋内,接种量为相当于培养料干重的5~10wt%;(7)菌丝培养:菌袋排放,做疏排处理,可采用间隙排放法或“井”字型排放法,控制温度为20-25℃;(8)菌蕾形成后,破袋,增加湿度管理措施,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85‑90%;观测灵芝生长特点,比较其颜色、分枝情况、孢子生长数量多少、菌柄长度;观赏灵芝的培育,首先要设计好灵芝造型的大致形态,灵芝底面积的大小及菌柄的长短直接与培养条件有关,根据灵芝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改变光、温、水、气等条件,以达到抑长、助长和造型的效果;(9)控制菌柄和菌盖的形成:把刚形成子实体原基的培养袋,放在温度、湿度和光照适宜灵芝生长的玻璃缸内,缸口盖上一块具有一个直径1‑2厘米通气口的玻璃板,使其通气不良,这时玻璃缸内的子实体原基只伸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当菌柄长到设定长度后,将培养瓶从玻璃缸内取出放置缸外,由于通气良好,伸长的菌柄会很快形成菌盖;(10)双层菌盖的培养:将已形成菌盖而未停止生长的灵芝,再放入玻璃缸中继续培养,菌盖下面就出现增生层,并盖住部分菌孔,使菌盖增大增厚;继续维持这种通气不良的状态,增生层边缘会长出二次菌柄并继续伸长;当将其从玻璃缸内取出,恢复良好的通气条件时,二次菌柄很快长出菌盖,形成有双层菌盖的灵芝;(11)改变菌柄和菌盖生长的方向: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采用四面遮光,则使菌柄和菌盖垂直向上生长;采用单侧见光,则可使菌柄和菌盖朝有光的方向生长;此外,受光强弱的程度不同,子实体颜色也有深浅之分;(12)控制朵型大小:选用不同口径的容器,培养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子实体;用小口瓶子做容器,可形成长菌柄的单生灵芝;用大口径瓶子做容器,则长出多菌柄成簇的灵芝;当用塑料袋作容器,装料量多,养分充足,会长出朵大柄粗的大型灵芝;(13)控制形成变形的子实体:用紫外线照射,使子实体变形,用塑料纸包扎,使正在生长的菌柄弯曲、变粗,或出现偏生结疤的菌盖,即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致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致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1681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