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二氧化钛光激发气敏性能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6692.3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2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平;雷涛;谢长生;曾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二氧化钛光激发气敏性能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在光气敏传感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材料薄膜进行加热调控(50℃‑70℃),使气敏材料表面物理吸附水减少,从而对环境湿度不敏感;其次,表面保留的化学吸附水在紫外光照下产生的自由羟基,以及由低温加热下产生少量热激发诱导的光、热联合激发的协同效应,可大幅度提高其响应恢复速度。装置包括材料基片、光激发源、光激发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信号调理模块、计算机、壳体和电路支撑板;材料基片上设置有二氧化钛材料薄膜、加热电阻和测温电阻。本发明解决了二氧化钛光激发气敏商用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使其对环境湿度不敏感,并具有较高的响应恢复速度。可见,它对推进光激发气敏的商用化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氧化 激发 性能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二氧化钛光激发气敏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材料基片(1)、光激发源(6)、光激发控制模块(7)、温度控制模块(8)、信号调理模块(9)、微处理器(10)、壳体(11)和电路支撑板(12);材料基片(1)上设置有二氧化钛材料薄膜(2)、加热电阻(3)和测温电阻(4),加热电阻(3)放置于材料基片的中心;二氧化钛材料薄膜(2)呈阵列布置在加热电阻(3)的两侧;测温电阻(4)用于测量二氧化钛材料薄膜(2)的温度;材料基片(1)架空固定在电路支撑板(12)上,壳体(11)罩在材料基片(1)的上方,并固定于电路支撑板(12)上;壳体(11)上开有用于与测试环境接触的通孔;光激发源(6)安装在壳体(11)的顶部,用于对二氧化钛材料薄膜(2)进行光激发;电路支撑板(12)固定在集成有光激发控制模块(7)、温度控制模块(8)、信号调理模块(9)和微处理器(10)的电路板上;其中,光激发控制模块(7)与光激发源(6)电信号连接,温度控制模块(8)与测温电阻(4)及加热电阻(3)电信号连接,使二氧化钛材料薄膜(2)的工作温度控制在50℃‑70℃;信号调理模块(9)一端与二氧化钛材料薄膜(2)连接,另一端与微处理器(10)电信号连接,微处理器(10)与光激发控制模块(7)和温度控制模块(8)电信号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8669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曼光谱仪
- 下一篇:一种五加芪口服液的质量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