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液体重力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6624.9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拓 |
主分类号: | F03G3/06 | 分类号: | F03G3/06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节能型液体重力发电系统,包括供水单元、传动单元、发电单元。采用杠杆原理的结构,利用两套链轮装置配合,实现动力臂上下往复运动做稳定的动力输出,将水的重力成倍放大,效率高。其不同于传统的水力发电机,解决了水力发电机对水压的苛刻要求。具有零污染排放、零距离送电、灵活布局等特点,可有效利用溪流、水渠、池塘、火电厂循环水、水电厂排水、地下水源、城市排污水、企业排污水发电,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及污水处理成本;也可实现水循环、发电、加热、供热于一体为寒冷地区城市供热,有效降低燃煤锅炉对大气所带来的污染,是清洁能源的一项革命性技术。除自然蒸发外本身不消耗水。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液体 重力 发电 系统 | ||
【主权项】:
节能型液体重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单元、传动单元、发电单元、储水池(23);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管(1)、储水箱(2)、储水箱的支架(3)、浮力仓(5)、水源;供水管(1)有一根以上,均与水源连通,供水管(1)的出水口分别置于储水箱(2)的上方,把水源的水注入储水箱(2)内;水源包括溪流、水渠、池塘、火电厂循环水、水电厂排水、城市排污水、工业企业排污水;储水池(23)收集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排除的水后通过出水口(42)排出;储水箱(2)是成对的,分别与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相一一对应,由储水箱的支架(3)支撑;储水箱(2)均是一个截面为五边形的的箱体,在箱体的一个侧面有出水口及水口门板(4),出水口门板(4)通过门轴(15)焊接在储水箱(2)内壁上,出水口门板(4)可以绕门轴(15)转动,关闭后使储水箱(2)内注满水,或由顶针(7)打开,使储水箱(2)向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内注满水,从而使动力臂(11)两端的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做上下往复运动;储水箱(2)内均有浮力仓(5),浮力仓(5)是一个密封的充满气体的容器,通过螺栓(41)固定在出水口门板(4)的内侧一端,浮力仓(5)的体积可大可小,依储水箱(2)的大小进行选择;传动单元包括动力臂(11)、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顶针(7)、固定顶针(10)、承重轴(12)、伞形外齿轮(13)、伞形内齿轮(14)、传动系统支架(16)、第一链轮(17)、第二链轮(18)、动力输出轴(21);动力臂组为一组以上,每个动力臂组均包括一个动力臂(11)及第一重力水箱(6)及第二重力水箱(9);每根动力臂(11)均由方钢管作骨架再外侧焊接钢板、两头分别密封焊接第一重力水箱(6)和第二重力水箱(9)组成密封的长方形的箱体,长方形箱体里面通过带盖的注水口装有配重水,动力臂(11)倾斜时,配重水可以在长方形箱体里面由上向下流动增加第一重力水箱(6)或第二重力水箱(9)的向下的运动速度和对与固定顶针(10)的冲击力;配重水体积为第一重力水箱(6)或第二重力水箱(9)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动力臂(11)的中心处开孔并密封焊接轴套(40);所述的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结构和尺寸相同;所述的顶针(7)采用高强度耐磨塑料制成的滑轮(44)通过活动轴(38)安装在固定2块钢板(45)上,4根圆钢(43)的上端分别与固定钢板(45)焊接,下端分别焊接在水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内侧的四个角上,顶针(7)的顶端高于第一重力水箱(6)或第二重力水箱(9)上表面;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内均有重力水箱浮力仓,重力水箱浮力仓是一个密封的充满气体的容器,重力水箱浮力仓通过螺栓(41)分别固定在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内的水箱门板(8)的内侧一端;重力水箱浮力仓的体积可大可小,依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的大小进行选择;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底部均有门板(8),门板(8)焊接在活动门轴上,活动门轴焊接在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的底部的内壁上,门板(8)可以沿着活动门轴转动,关闭后可以使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装满水,或由固定在储水池(23)的底部的固定顶针(10)撞开,将水排在储水池(23)中;伞形外齿轮(13)与伞形内齿轮(14)分别焊接在动力臂(11)的底部两侧,以承重轴(12)的轴心为圆心绕第一链轮(17)、第二绕链轮(18)作往复运动;伞形外齿轮(13)安装在第一链轮(17)的上部,伞形内齿轮(14)安装在第二链轮(18)的下部,第一链轮(17)、第二链轮(18)按同转向分别通过键(35)与动力输出轴(21)连接,动力输出轴(21)为一段以上,通过轴承装置(2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6)的横梁(39)上;轴承装置(22)不仅固定动力输出轴(21),还可通过十字连轴块(34)将连接动力臂(11)的多段动力输出轴(21)连接在一起;穿过轴套(40)的承重轴(12)的两端分别装有轴承(20),通过轴承盖板(32)与螺栓(33)将承重轴(12)固定在动力臂(11)上,使动力臂(11)转动自如;将承重轴(12)的两端分别安放在支撑架(16)的顶端预留的凹槽(19)内;动力臂(11)的长度可长可短;第一重力水箱(6)、第二重力水箱(9)的容量可大可小,根据水源的水量来决定;发电单元包括第一连轴器(24)、变速器(25)、第二连轴器(26)、惯性轮(27)、轴承支架(28)第三连轴器(29)、发电机(30)、支撑基础(31);发电单元通过第一连轴器(24)与传动单元的动力输出轴(21)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轴器(24)与变速箱(25)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变速箱(25)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二连轴器(26)与惯性轮(27)的主轴连接,惯性轮(27)的主轴通过第三连轴器(29)与发电机(30)转子连接,从而实现发电单元的发电机(30)发电;惯性轮(27)两端均有轴承,轴承置于轴承座内固定于轴承座支架(28)上,变速箱(25)、轴承支架(28)、发电机(30)通过锚栓连接固定在连接固定在支撑基础(3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拓,未经陈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7662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