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再扩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3704.2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生;戴家兵;李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58;C08G18/75;C08G18/73;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再扩链的方法,首先将不同已知浓度的胺基样品与显色剂茚三酮反应,测定反应后的产物在400~700nm可见光吸收,根据吸收峰高度及已知样品胺基含量获得标准工作曲线图,然后将显色剂茚三酮与成品试样水性聚氨酯端胺基显色反应,并进行可见光吸收测定,与获得的标准工作曲线图对照,测定成品试样水性聚氨酯端胺基含量,最后根据成品试样水性聚氨酯胺基含量添加计算量的扩链剂对定量的成品水性聚氨酯进行再扩链反应,从而提高了水性聚氨酯产品的分子量,进而提高了水性聚氨酯产品的性能。采用本发明再扩链方法获得的水性聚氨酯产品,较再扩链之前的平均分子量提高一倍,综合性能提高2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再扩链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性聚氨酯再扩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1)成品水性聚氨酯端胺基含量的测定:先以丁二胺为样品,配置含量在1×10-6g/ml~1×10-4g/ml范围内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丁二胺乙醇溶液,在样品溶液中分别添加0.01~0.5份茚三酮含量为1%的茚三酮乙醇溶液,并采用乙酸分别调节其pH值至6-6.5,在90℃~100℃水浴中加热30-50分钟后,采用双光束可见光谱测定400~700nm吸收,根据吸收峰高度以及已知样品胺基的含量获得标准工作曲线图;再以1份成品水性聚氨酯为试样,加入5-10份的乙醇将其转化为溶液,添加0.01~0.5份茚三酮含量为1%的茚三酮乙醇溶液,并采用乙酸调节其pH值至6-6.5,在90℃~100℃水浴中加热30-50分钟后,采用双光束可见光谱测定400~700nm吸收,获得560nm特征吸收峰峰高数据,与上述获得的标准工作曲线图对照,测定成品试样水性聚氨酯端胺基含量;2)水性聚氨酯再扩链:根据上述测定的成品试样水性聚氨酯端胺基含量的0.6~1.0摩尔比,添加计算量的再扩链剂,对定量的成品水性聚氨酯进行再次扩链反应,再次扩链反应在20℃~50℃搅拌状态下反应1~5小时,即得高分子量和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产品;上述的“份”为容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537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