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6984.6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尚涛;赵晓杰;王朝;黄福华;林翔;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它有八大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预共享纠缠对量子网络编码协议基础上,增加两个控制端来分别控制两个目的节点的解码,实现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利用受控隐形传态建立量子网络编码模型,在源节点、目的节点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控制端,保证源节点与控制端之间共享三粒子的GHZ态,并用此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来传输单粒子态,实现了只有接收到控制端的测量信息条件下,目的节点才能对接收的量子态进行解码;本发明利用量子的隐形传态特殊性质提供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提高量子网络编码的安全性。它在通信网络技术领域里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受控 隐形 保真度 量子 网络 编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共享纠缠对量子网络编码协议基础上,增加两个控制端来分别控制两个目的节点的解码,实现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利用受控隐形传态建立量子网络编码模型,在源节点、目的节点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控制端,保证源节点与控制端之间共享三粒子的GHZ态,并用此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来传输单粒子态,实现了只有接收到控制端的测量信息条件下,目的节点才能对接收的量子态进行解码;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构建蝶形网络模型,A1和A2为源节点,M1和M2为中间节点,B1和B2为目的节点,目标实现A1→B1和A2→B2的交叉可控传输;Con1与Con2为增加的控制端,两个源节点间共享两对最大纠缠态,源节点与控制端共享三粒子的GHZ态,源节点A1和A2分别发送未知量子态
和
步骤2.源节点Ai对粒子Si和Ai,3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测量结果会塌缩为四个Bell态之一,并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1r2)i(00→|φ+>,10→|φ->,01→|ψ+>,11→|ψ->),将(r1r2)i传输给控制端Coni;步骤3.控制端Coni对粒子Ci实施Hadamard变换,然后对粒子Ci进行{|0>,|1>}基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3)i:0→|0>C,1→|1>C;步骤4.源节点Ai对粒子Ai,4和粒子Ai,i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Xi:00→|φ+>,10→|φ+>,01→|ψ+>,11→|ψ->,则Ai⊕1,i的量子态为
步骤5.源节点Ai对粒子Ai,i⊕1实施U变换U-1(Xi),因此,Ai,i⊕1状态变为
并将Ai,i⊕1传输给目的节点Bi;步骤6.源节点A1将X1传输给中间节点M1,源节点A2将X2传输给中间节点M1,中间节点M1处编码操作为:X1⊕X2,X1⊕X2依次被传输给中间节点M2、接收方B1、B2;步骤7.目的节点Bi根据经典信息X1⊕X2选用U(X1⊕X2)对应的Pauli算子对接收的粒子Ai,i⊕1实施U操作,则
步骤8.若控制端Con1与Con2不授权目的节点解码,那么目的节点B1、B2无法得到
如果控制端Coni同意,它把测量结果(r1r2r3)i通过经典信道传送给目的节点Bi,Bi根据(r1r2r3)i对粒子Ai,i⊕1实施U操作即得到要传输的未知量子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3698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