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区域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6188.4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斌;张彦浩;王猛;孙翠珍;朱英;王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大区域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方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两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点位布设方法,第一阶段实施调查性监测,对重点河流进行粗线条布点;第二阶段实施重点性监测,进行加密点位布设,第一阶段充分确定大体污染点位,第二阶段进行加密布点,更加科学、准确地确定了底泥污染的程度和范围。该方法利用二维水质模型与GIS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将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使得污染点位的初步确定更加准确、直观;在第二阶段加密布点时采用二分法,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盲目布点产生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工作任务,准确、经济、高效。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水体 重金属 污染 状况 调查 布设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区域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方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两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点位布设方法,其特征是:第一阶段实施调查性监测,对重点河流进行粗线条布点:首先确定工业园区和重金属风险源企业的排污口在河道内的位置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金属污染事故的河段,明确污染物排放的类别和浓度,以及河段长度、宽度和流速相关水文参数;将收集到的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建立二维水质模型,通过二维水质模型进行水污染扩散的二维模拟;根据二维水质模型,对于在排污口下游各点按不同概率分布的水质浓度,将浓度相等的各点连接得到不同概率下的河流污染物等浓度线;以河道电子地图为背景,利用GIS可视化技术,在已知污染物历史排放最高浓度为Cm、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的浓度要求为Cv情况下,将污染物按Cm—3/4Cm、3/4Cm—1/2Cm、1/2Cm—1/4Cm和1/4Cm—Cv的浓度范围对应不同颜色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若1/4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2618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