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加固转向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9218.9 | 申请日: | 2013-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金凌志;邓宁;曹霞;钟翔;付强;何培;祁凯能;吴欣柯;彭金成;李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加固转向块,包括U形钢板、体外力筋张拉L形钢板和转向实心圆钢,U形钢板由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组成;体外力筋张拉L形钢板由水平顶板和竖板焊接而成,水平顶板与U形钢板底板焊接,竖板上设置椭圆形预留孔,并在洞边加焊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定位钢板,该钢板同时也是L形钢板加劲肋;转向实心圆钢为体外预应力钢绞线的转向装置,且转向实心圆钢两端加焊限位挡板;转向实心圆钢下的转向处设置弧形转向垫板。该转向块既是张拉锚固端,也是转向块,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容易拆卸,使预应力筋的张拉端与转向块合二为一,节省空间,特别适合于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绞线4根及以下的建筑结构梁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结构 体外 预应力 加固 转向 | ||
【主权项】:
一种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加固转向块,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块包括U形钢板(1)、体外力筋张拉L形钢板(2)和转向实心圆钢(3),U形钢板(1)由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组成,侧板高度取加固梁梁高的1/3,并通过锚栓(7)连接方式固定于加固梁跨度的1/3处;体外力筋张拉L形钢板(2)由水平顶板和竖板焊接而成,水平顶板长度为150~160毫米,并与U形钢板(1)的底板焊接,竖板高度为150~160毫米,且竖板上设置口径为17毫米×20毫米的椭圆形预留孔(8),以便体外预应力钢绞线(4)通过,并在洞边加焊体外预应力钢绞线(4)的定位钢板,该钢板同时也是L形钢板加劲肋(6);转向实心圆钢(3)为体外预应力钢绞线(4)的转向装置,其直径为60毫米,长度为U形钢板(1)底板两端各伸出50毫米,且转向实心圆钢(3)两端加焊限位挡板(10),以防止体外预应力钢绞线(4)滑脱;转向实心圆钢(3)下的转向处设置弧形转向垫板(9),用于避免施工过程中应力集中并减小摩擦损失,通过转向实心圆钢(3)改变方向的体外预应力钢绞线(4)的转向角度不大于20°;所述钢板及转向实心圆钢(3)均采用Q235B级及以上钢材,其中体外预应力钢绞线(4)的定位钢板即L形钢板加劲肋(6)厚度为8毫米,其他钢板均要求厚度≧14毫米,体外预应力钢绞线(4)采用极限强度标准值fptk≧1860Mpa的φs15.2钢绞线,并且单根体外预应力钢绞线(4)通过夹片锚具(5)锚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1921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栅化的流压缩
- 下一篇:用于操纵软键盘的装置、方法和图形用户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