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螺栓结合面接触阻尼特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9104.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铁能;郝宇;蔡力钢;刘志峰;马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测试螺栓结合面接触阻尼特性的方法,基于螺栓结合面接触阻尼特性实验装置,对于测试法向阻尼特性或者测试切向阻尼特性,首先进行不同的设定,然后对下试件、上试件施加纵向的周期动态载荷,在施加周期动态载荷的过程中,直线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将螺栓结合面直线位移变化信号、周期动态载荷信号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然后输出送至计算机,选取加载过程的稳定阶段中同一周期的螺栓结合面直线位移数据和动态载荷数据,以选取的一个周期的结合面直线位移数据为X轴,同一周期的动态载荷数据为Y轴,绘制“载荷-位移”曲线,此曲线即为迟滞回线,迟滞回线用于表征螺栓结合面接触阻尼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螺栓 结合 接触 阻尼 特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测试螺栓结合面接触阻尼特性的方法,基于螺栓结合面接触阻尼特性实验装置,包括材料试验机(1)、两个螺杆(2)、下试件(3)、上试件(4)、高强螺栓(5)、直线位移传感器(6)、力传感器(7)、动态应变仪、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高强螺栓(5)垂直穿过上试件(4)和下试件(3)的通孔,为高强螺栓(5)施加一定预紧力,使上试件(4)的端面和下试件(3)的端面相互贴合构成结合面,高强螺栓(5)预埋了应变片,应变片引出导线连接动态应变仪,用于测量高强螺栓(5)对结合面形成的法向预紧力;上试件(4)和下试件(3)通两个螺杆(2)分别与材料试验机(1)连接;材料试验机(1)通过自身夹头的纵向周期性移动为螺栓结合面施加纵向的周期动态载荷,夹头的移动量与结合面的位移变化量一致,直线位移传感器(6)搭载于材料试验机的夹头上,即可测量结合面的纵向位移变化量;力传感器(7)搭载于材料试验机(1),用于测量周期动态载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动态应变仪、测量结合面直线位移变化量的直线位移传感器(6)及测量周期动态载荷信号的力传感器(7)将各自信号输出至数据采集系统,然后输送至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试螺栓结合面法向阻尼特性时,向螺栓(5)施加预紧力,通过设定材料试验机(1)的加载周期次数、施加载荷波形、波形开始相位角、加载周期频率以及最大亦不大于预紧力的周期动态载荷,对下试件(3)、上试件(4)施加竖直纵向的周期动态载荷,即对单螺栓结合面施加了法向周期动态载荷;测试螺栓结合面切向阻尼特性时,测定下试件(3)和上试件(4)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向螺栓(5)施加预紧力,通过设定材料试验机(1)的加载周期次数、施加载荷波形、波形开始相位角、加载周期频率以及最大亦不大于螺栓预紧力×静摩擦系数的周期动态载荷,对下试件(3)、上试件(4)施加纵向的周期动态载荷,即对结合面施加了切向周期动态载荷; 步骤2:在施加周期动态载荷的过程中,直线位移传感器(6)、力传感器(7)分别将螺栓结合面位移变化信号、周期动态载荷信号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然后输出送至计算机,当材料试验机(1)的加载次数达到所设定的加载次数时会自动停止; 步骤3:所得到的每一周期的螺栓结合面直线位移数据和动态载荷数据为一一对应,选取加载过程的稳定阶段中同一周期的螺栓结合面直线位移数据和动态载荷数据; 步骤4:以选取的一个周期的结合面直线位移数据为X轴,同一周期的动态载荷数据为Y轴,绘制“载荷‑位移”曲线,此曲线即为迟滞回线,迟滞回线用于表征螺栓结合面接触阻尼特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0910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