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板法制备单分散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86322.2 | 申请日: | 2013-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纪立军;司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B19/12 | 分类号: | C03B19/12;A61K47/04;A61L27/10;A61L27/56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模板法制备单分散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采用硅源、磷源、钙源、铁源、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源为原料,以三嵌段共聚物或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为表面活性剂,在三维有序大孔聚合物或碳模板中原位溶胶凝胶合成有序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本发明制得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具有有序的介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磁性,颗粒单分散性,环境稳定性等特点,与目前正广泛研究的各种药物传输载体材料相比,优点更全面,作为新型药物控释载体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法制 分散 生物 活性 玻璃 方法 | ||
【主权项】:
模板法制备单分散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硅源、钙源、表面活性剂、无机酸、无水乙醇均匀混合后在具有三维有序的大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或碳模板中原位合成单分散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所述大孔的孔径为180~470 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632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式三维扫描测头
- 下一篇:加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