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顺酐化豆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腻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3068.4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东;赵进;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C08G63/676;C08G63/52;C08G63/78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顺酐化豆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腻子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腻子的制备方法,以质量分数比计,乙二醇:甘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甘油:苯酐:顺酐:富马酸:己二酸:顺酐化豆油:油酸为0.10~0.12:0.09~0.11:0.19~0.21:0.015~0.02:0.003~0.008:0.23~0.25:0.27~0.29:0.035~0.055:0.02~0.03:0.05~0.07:0.10~0.14:先加入苯酐、富马酸、己二酸、新戊二醇、甘油、1,2-丙二醇、乙二醇、顺酐化豆油、0.15%的催化剂;然后依次加入甘二醇、对苯二酚、顺酐、抗氧剂、少量的催化剂;最后加入油酸;苯乙烯稀释后得到腻子树脂,与填料混合制备腻子。具有较高的柔韧性,易刮涂,易打磨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酐化 豆油 改性 不饱和 聚酯树脂 腻子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顺酐化豆油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腻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以下配方量准备原料,乙二醇:甘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甘油:苯酐:顺酐:富马酸:己二酸:顺酐化豆油:油酸为0.10~0.12:0.09~0.11:0.19~0.21:0.015~0.02:0.003~0.008:0.23~0.25:0.27~0.29:0.035~0.055:0.02~0.03:0.05~0.07:0.10~0.14;步骤二:依次加入苯酐、富马酸、己二酸、新戊二醇、甘油、1,2‑丙二醇、乙二醇、顺酐化豆油到250ml三口烧瓶中,20min内升温至160℃,当温度达到 175~180℃,加入少量的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回流60min;步骤三:回流结束时,换成真空蒸馏冷凝装置 ,温度控制在170~180℃,真空压‑0.05Mpa抽水5min至无明显气泡时,支管口温度小于102℃,降温至160℃,依次加入甘二醇、一半的对苯二酚 、顺酐、1/3的抗氧剂并补加少量的催化剂,升温至195~205℃,反应120~150min,酸值小于60mgKOH/g.为止;步骤四:在190~195℃时加入油酸继续反应60min,酸值小于40 mgKOH/g时,真空压‑0.08Mpa抽真空出水10min,支管口温度小于60℃即可停止抽真空,在180℃保温10min后,加入余量对苯二酚并开始降温;降温至120℃,加快搅拌速度,加入苯乙烯, 85~95℃加入2/3的抗氧剂,保温20min后降温至室温倒出产品,即C‑110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其酸值 ≤35 mgKOH/g;黏度 3000±200/mPa.s;步骤五:按以下配方称取:N,N‑二甲基苯胺:环烷酸钴:苯乙烯:邻苯二甲酸辛酯=1:6.5:41.5:1进行混合配制成自制促进剂;步骤六:按每100g步骤四中的树脂计,滑石粉:重钙:轻钙:锌钡白:钛白粉:硅酸铝:硅藻土:羧甲基纤维素:超细二氧化硅:膨润土:自制促进剂:对苯二酚为107.2:48.2:26.8:13.4:8:6.7:6.7:1.7:1.2:0.9:10.5:0.0031;步骤七:按配方称取,将步骤四的树脂与自制促进剂进行混合搅拌,在低转速的情况下充分混合搅拌30min;静置至无气泡,制得预混树脂,备用;并将固体粉料滑石粉、重钙、轻钙、锌钡白、钛白粉、硅酸铝、SiO2、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硅藻土,在分散机内充分混合搅拌,使之分散均匀,保持干燥,制得预混填料,备用;步骤八:称取100g步骤七中的预混树脂于容器内,按质量比1:2.05(固含量67.21%)称取步骤七中的预混填料,将填料分批加入树脂中,用捏合机捏合使之完全混合成膏状物;开启三辊研磨机,反复研磨三次,使原子灰内的填料分散均匀及无明显小气泡为止;放入密封容器中待用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6306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