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球形丙烯聚合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9854.9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1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义建军;王科峰;苏战国;崔亮;张家栋;王钧;任顺年;谭魁龙;李志飞;李健;姜涛;赵丽娜;邵怀启;孙龙;曹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0/06;C08F4/646;C08F4/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球形丙烯聚合催化剂及制备方法;镁化合物与有机醇化合物反应,产物与羧酸衍生物接触,原位生成内给电子体;向体系中加入含模板剂的卤代烷烃溶液;将形成的混合物与钛化合物混合反应,加入乳化剂和湍流减弱剂,形成稳定的液液两相体系;将形成的液液两相体系升温固化,析出固体颗粒,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用卤代烷烃溶液洗涤,除去模板剂,用惰性烃溶剂洗涤,在热氮气中干燥,得到催化剂颗粒;该催化剂呈现良好的球型形貌,粒径大小适中且分布较窄,具备较适宜的比表面积,该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时具有较高的活性,聚丙烯产物堆密度较高且细粉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球形 丙烯 聚合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孔球形丙烯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一种镁化合物与一种有机醇化合物相互作用,反应产物与一种羧酸衍生物接触,原位生成内给电子体;镁化合物与有机醇化合物相互作用温度为0℃‑30℃,加入羧酸衍生物的温度为40℃‑80℃;(2)向(1)体系中加入含模板剂的卤代烷烃溶液;加入模板剂的温度为40℃‑80℃;(3)将(2)形成的混合物与钛化合物混合反应,加入乳化剂和湍流减弱剂,形成稳定的液液两相体系;混合物与钛化合物反应温度为‑40℃‑40℃;(4)将(3)形成的液液两相体系升温固化,析出固体颗粒,得到悬浮液;升温速度在0.1℃/分钟‑2.0℃/分钟,升温范围为‑35℃‑120℃;(5)将(4)得到的悬浮液用卤代烷烃溶液洗涤,除去模板剂,然后用惰性烃溶剂洗涤,在热氮气中干燥,得到催化剂颗粒;以镁化合物中的每摩尔镁元素计,有机醇化合物为:0.1~10.0摩尔,羧酸衍生物为0.05~1.0摩尔,模板剂为0.05~1.0摩尔,卤代烷烃为0.05~1.0摩尔,钛化合物为1.0~15.0摩尔;按催化体系总体质量,湍流减弱剂分数为10‑1000ppm,乳化稳定剂分数为10‑1000ppm;所述的镁化合物是具有脂肪烷基或芳香基的、碳原子数为4‑20的二烷基镁或烷基‑烷氧基镁;所述的有机醇化合物是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支链的烷基醇、环烷醇和碳原子数为6~20的芳醇或芳烷醇,以及上述有机醇的卤代物;所述的羧酸衍生物为具有芳香基团的酰氯或酸酐;所述的模板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聚二醇类化合物;所述的卤代烷烃为氯代或溴代的直链脂肪烷烃、支链脂肪烷烃及芳香烃;所述的钛化合物通式为Ti(OR)aXb,式中R为C1~C10的脂肪烃基或芳基,X为卤素,a是0、1、2或3,b是1至4的整数,a+b=3或4;所述的乳化稳定剂为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或聚丁烯酸酯类化合物;所述的湍流减弱剂为选择聚长链α‑烯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4985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